“十二五”期间不仅是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还是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阶段。全市民政系统以规划为指导,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积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优化优抚安置保障机制,提升民政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建设服务型现代民政。
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常委会精神的基础上,目前,全市民政系统正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对标学习先进城市,科学编制全市民政“十三五”规划。
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
预计“十二五”末全市各类养老机构达268个
在《成都市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中,养老服务和养老事业发展是一项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2011年编制了《成都市城乡养老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成都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2010—2020)》,首次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专项规划范围,规划养老设施点位395个。通过印发《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为成都市养老服务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为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启动养老服务地方立法,将养老服务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政策措施制度化。
推动养老机构的分层分类建设,对市属国办福利机构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对农村标准化敬老院进行维修改造;创新实践“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建设,优先满足中低收入群体基本养老需求。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落实民办养老机构的各项扶持优惠政策。预计到2015年末,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将达到4.7万张。
在养老服务发展方面,通过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试点,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娱乐休闲场地和上门服务,逐步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向农村延伸。探索以微型养老机构为基础、日间照料为配套、老年助餐为补充、上门服务为支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模式,满足了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同时通过财政补贴、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手段。
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各类养老机构达到268个,其中国办160个、民办108个;全市各类养老服务床位达到8万张(含筹建),其中国办3.17万张、民办4.73万张(含筹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30张。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低保标准实现按圈层统一
“十二五”期间,我市社会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并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通过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圈层统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物价上涨与困难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扎实推进帮困助学和帮困住房等措施,切实回应了城乡困难群众多元化的救助需求。
全市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全国领先,通过建立城乡统筹“五加一”医疗救助模式,使困难群众小病有预防、大病有救助、特困有帮扶,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2013年以来,全市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比例逐年上浮;补充医疗救助的覆盖面不断扩展,困难群众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由50%-80%提高到70%-100%,住院救助标准最高可达9万元,进一步缓解了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十二五”期间,全市低保标准先后经历5次上浮调整,各圈层低保标准平均增长幅度超过10%。2013年底,成都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同一区(市)县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消除了低保标准的城乡差别。2014年以来,低保标准统一工作按城市圈层划分继续推进,今年11月,我市低保标准经过再次提高后,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低保标准按圈层统一的城市。
同时,为确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十二五”期间成都市进一步完善了城乡低保申请、审核、审批工作流程,健全了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民主评议等制度,基本实现了低保工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社区治理机制持续创新
首创保障社区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十二五”期间,我市社区治理机制改革持续创新。健全完善居民自治组织体系,在社区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议事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组织体系。全市城市社区普遍建立了由居民会议、居民议事会、社区居委会、居务监督委员会构成的居民自治组织体系。同时,持续组织开展对议事会、监事会成员的培训,提高其民主自治的能力。
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城市社区公共财政制度,由市县两级按比例向每个城市社区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补贴。2012年每年每百户不低于3000元,2014年提高到每年每百户不低于3500元。2012-2015年,市、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逾5亿元专项资金补贴社区居民自治。居民自治专项资金只能用于居民内生的服务需求,城市居民在对资金管理使用和公共事务的讨论中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多元参与”的原则,积极探索完善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开发项目,以社工为骨干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服务的“三社互动”社区治理新机制。通过社区公益创投的方式,建立了资助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的新机制。两年来,社区公益创投活动投入1300余万元专项资金,资助了青少年服务、社区融合以及助老助残帮困等367个公益项目。
标志事件
启动“公建民营”项目
在二、三圈层各建1个标准化经济型公建民营养老机构
室内地面铺设的是防滑PVC地胶,楼梯、走道上均有无障碍设计,并装有多个报警按钮;床铺安装有保护栏,床头配有紧急呼救器,空调电视洗衣机俱全,书画室、棋牌室等齐备。在温江区永宁镇天王社区,择一城颐养居成为镇上最“打眼”的建筑。去年,温江区第一个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开始运营,像这样的养老机构,将在我市二、三圈层各区(市)县陆续建成。
为更好地解决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养老需求,我市启动建设一批标准化经济型公建民营养老机构。2012年起,我市开始启动“公建民营”项目,在二圈层区(县)各规划建设1个标准化经济型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规模不低于200张床位,建成后按规定吸纳所在区县和对应中心城区老年人。2014年,结合二圈层建设实际,在不缩减当地现有养老福利设施规模的前提下,推进三圈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建设。预计今年内,6个二圈层区(县)在建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项目全部投入使用,三圈层县(市)7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项目主体建设完成。
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建,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组织或企业运营管理,优先为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中的老年人、重点优抚对象、失独老年人、高龄老人等提供服务,基础收费实行政府核价。全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有统一名称和标识,管理主体为各区(市)县民政部门。
首创财政资金扶持社会组织
激发社会组织生机和活力
接受社会上闲置的衣服、玩具、书籍等物品,经过筛选、分类、清洁、消毒、包装等程序后,用于义卖和捐赠。由成都市一天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担的“中国西部闲置物资分理扶持项目” ,连续两年获得成都市财政资金支持。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出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孵化工程、探索购买服务、推行“三社互动”、给予资金扶持五大创新举措,努力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快速发展。建立社会组织服务平台,组建成都社会组织学院,开展社会组织基地化培育。部分区(市)县以街道、社区为依托,把服务平台建在基层,着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建成20个基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
从2014年起设立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0万元,通过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项目,促进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的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四类组织,主要实施社会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社会福利及慈善服务、社区便民服务、社会治理服务、社会治理决策咨询服务6大类近50种细分项目。去年以来共扶持239个社会组织,仅2014年项目就覆盖340个街道,410个社区,受益群众约195万人次。
遇到灾害不用慌 出门按照箭头跑
今年底再增200个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
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时,大家出家门,按照单元出入口附近的疏散导向标志上箭头指示的方向前进;出了住宅小区,在社区道路沿途的交叉口看到疏散导向标志,继续沿着箭头指示方向前进。当距离应急避难场所500米时,疏散导向标志上会给出距离提示。进入应急避难场所后,可根据箭头指示方向前往相应的功能区域。
今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志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实施社区(村)综合减灾标准化工程。已在6月建成了23个综合减灾标准化样本社区(村),所有减灾标牌标志,统一风貌,统一尺寸,统一外观,统一颜色。市级财政投入2000万元建设200个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预计年底完工。
秉承“治灾于未灾是自然灾害管理的最高境界”和“社区(村)安全则城市安全”的理念,运用“在自然灾害来临时,人会自发向自己知道的最近安全区域(避难场所)流动”的基本规律,在社区(村)建设标准化的避灾标志系统。通过综合集成社区减灾公共信息,规范社区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志的设计、制作和设置,为居民提供统一、规范的避灾疏散和指引信息。在建成的社区(村),市民出家门、出楼栋就能自发、有序、安全、就近转移到安全区域。
本报记者 华露艳
原标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 积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