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十二五”期间,成都水务交出亮眼民生答卷

2015-11-26 09:41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历史交汇点,回眸过去五年,全市水务系统优化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开展城乡水环境治理,城市水景观、河渠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力推进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安全饮水保障能力大幅提高;稳扎稳打建设重点水利工程,推进水务信息化工作,防汛指挥系统进一步完善……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常委会精神的基础上,全市水务系统正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科学编制全市水务“十三五”规划,力争更好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水务工作,保障生态安全、供水安全、防汛安全。

关键词

生态

水景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优化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大力开展城乡水环境治理,是全市水务系统“十二五”期间主要目标之一。在此期间,全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水景观、河渠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

自2013年成都市被列入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全市水务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市域范围河流水量配置格局,科学制定水量分配方案,优化中心城区环境用水调配机制,打通中心城区环境用水通道,启动中心城区重点河道环境用水通道建设,确保环境用水高效利用,改善城市水景观。目前,正在着手编制成都市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渠污染综合治理的“攻坚战”中,全市水务系统交出了亮眼的“答卷”。通过综合治理,全市河渠水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扭转,部分河渠水质已有显著改善。截至6月底,全市已基本完成2013、2014两年的治理任务,对213条黑臭河渠实施了综合治理,共治理6966个下河排污口,新建污水管道676.99公里,新建污水处理设施195座,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18万吨。

据了解,2015年治理项目工程措施将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待全部项目完成后,全市治理下河排污口将超过1万个,新建污水管道将达1475公里,日新增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将达8.5万吨。

点击

一套治理举措 黑臭河渠变清

“我是地道的成都人,小时候经常能看到沟渠里鱼虾嬉戏,水流清澈见底。看到市委、市政府专项治理黑臭河渠,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清清河水伴身边,对于市民唐睿而言,不再只是梦想。

“2015年,全市合力净水,不断深化河渠水污染综合治理。”谈及治理的具体措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深入实施黑臭河渠综合治理,在全面完成2014年度183条黑臭河渠治理的基础上,深入开展2015年度200条黑臭河渠综合治理工作。据介绍,今年全市不断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抓紧实施中心城区第三、四、五、八污水处理厂和中和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加快完成新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30万吨/日)建设,推进现有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

同时,在水环境治理进程中,成都不仅着眼于有力的治水举措,更建立健全了一套“净水”的长效监管机制,“今年,全市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河渠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强化日常监督考核,有效巩固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果。”该负责人说。

关键词

供水

安全饮水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供水安全直接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我市水务系统大力推进城乡供水工程建设,中心城区供水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快实施县域城乡居民饮水保障提升工程,安全饮水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全市水务系统对水厂、调压设施等工程项目规划科学合理,建设跟进及时,有效保证了城市的供水安全,为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自来水供应保障。2014年5月完成水七厂一期供水规模50万立方米/日的净水厂主体工程,2015年6月完成输水干管,中心城区自来水厂设计生产能力达到228万立方米/日。完成凤凰山10万立方米高位水池和日调压能力12万立方米的洪河加压站项目,保障了城区自来水的正常供应。

在保障县域城乡居民饮水方面,我市按照平原浅丘区大水厂、大管网供水覆盖,深丘区小型供水设施集中供水,少量分散户简易设施饮水达安全的原则,规划实施了“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县域城乡饮水保障提升工程。

点击

一张供水网络 农村饮水安全

“我们每家都有自来水,现在和城里一样方便!”对于新都区新繁镇高院村“玲珑锦院”的村民而言,农村自来水入户惠民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共建共享模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保障农村地区饮水安全是一项容不得半点松懈的持续性工作,2015年5月,我市完成铺设农村供水干管143.08公里,新建村镇供水工程10处,解决了农村群众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我市全面完成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目标任务,在全省率先完成‘十二五’规划农村饮水安全目标任务。”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大水厂、大管网供水覆盖农村达45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85%,解决“十二五”规划内农村15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提升了农村300万人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基本构建了平原浅丘区城乡同网同质同价饮水、深丘区小型供水设施达安全的城乡饮水保障体系。

关键词

防汛

城乡一体防汛减灾能力提升

一直以来,全市始终将防汛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城乡一体防汛减灾能力取得新提升,同时,结合水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继续完善防汛信息化建设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市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据了解,该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扩展成都市防汛指挥系统功能;扩展已建成的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4个重灾区及双流县的山洪预警系统;新建邛崃市、蒲江县、金堂县、青白江区、龙泉驿区5个区(市)县山洪预警系统,建成覆盖20个区(市)县的雨量、水位、视频监测点及视频会商系统,初步形成全市防汛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项目各标段目前通过竣工验收,已投入运行。

此外,全市稳扎稳打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积极推进中心城区第二水源——李家岩水库前期工作。目前,全域灌溉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东风水库扩建工程枢纽及干渠工程进展顺利。

点击

一张电子地图 雨情监控预警

一张成都市电子地图跃入眼帘,地图上密布闪动着不同颜色的点位圆圈,每一种颜色代表不同的降雨雨量情况:灰色点位没有降雨,蓝色点位降雨在24mm以下,黄色点位降雨在25—49mm范围内……日前,记者在市防汛办看到,相关工作人员输入账号密码后,整个成都市的降雨实时情况都能在成都市防汛指挥系统这张图中清楚直观地反映出来。

“如果某点位降雨较大,系统将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相关点位的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做好转移群众的准备,这样可有效地临灾避险,确保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数据时代,市防汛办采用“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完善成都市防汛指挥系统,通过系统可清楚地看到市区内各道路和下穿隧道的实时视频,以及各点位降雨雨量、江河水位等雨情、水情的具体数据。

本报记者 胡清 文/图

原标题:“十二五”期间,成都水务交出亮眼民生答卷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