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告别唯分数论:2020年四川高考开启多元录取

2015-12-11 07:28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马兰

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

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

省人社厅厅长王建军。

省卫计委主任沈骥。

“告别唯分数论,录取还要看素质,到2020年将开启多元录取模式,按照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进行录取。”12月10日,在解读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就备受家长和学生关注的四川高考改革作出回应。

除高考改革等教育问题外,全面二孩、入学、就医等民生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发布会上两度提问,省卫计委主任沈骥和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分别作答。如何加快建立健全全民共享、公平可及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会上,省人社厅厅长王建军给出答案。

高考改革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对于备受家长和学生关注的四川高考改革,朱世宏表示,省教育厅已起草完成了《四川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目前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教育部备案。待教育部同意后,将适时向社会公布。

关于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朱世宏介绍,要按照“先专项改革、探索试点,再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的原则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到2020年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改革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出发。”朱世宏说。

改革具体步骤如何?“分为两个阶段。”朱世宏回答,今年首先扩大高职单招等现有分类考试形式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文化素质+技能考试”的试点专业。从2016年高考开始,将分步实施使用全国卷,并且恢复外语听力考试,逐步推进考试、招生、录取机制改革。

第二步,从2017年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实施全省统一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综合改革。到2020年,按照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进行录取,初步形成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模式。

二孩入学

6大举措确保教育资源

全面放开二孩后,会出现就学难吗?四川将如何应对呢?

朱世宏表示,教育部门已开始未雨绸缪,“3年以后幼儿园入园需求肯定会增加,再过3年,也就是6年以后,对我们小学的入学需求肯定也会有变化。”

朱世宏介绍,教育部门将从6个方面积极应对全面二孩政策的到来:一要做好预测研判;二要加大幼儿园建设,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来增加学前教育学位总数,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体系。三是注重调整中小学校布局,要适度超前新建和扩建必需的城镇中小学校,保留、恢复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四是科学配置教师资源,动态调整教师编制,解决新增班级的教师需求问题。积极促进校长、教师的轮岗交流、定期合理流动,提高教师的待遇,加快教师周转房建设,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五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注重向农村向贫困地区、向薄弱学校倾斜,改善办学条件;六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城市教育资源供给。

民族地区

明年幼儿园到高中免费

全会提出,实施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那免费教育何时全面实施,具体内容是什么?

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答道,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的51个县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具体而言,是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已经免费的基础上,免除幼儿园保教费,免除普通高中学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

“也就是说,在民族地区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15年,学生不交保教费和学杂费就能够上学。”朱世宏说。

公办教育免费,那民办教育将如何?朱世宏表示,在政府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学校读书,政府也会按照对公办幼儿园和普通高中政府财政补贴的标准给予等额补助。“如果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高于公办学校,家长只需要承担高出的部分。”

全面二孩

四川预计每年多生 25 万宝宝

不会造成人口大幅增长和大规模生育堆积

公众普遍关注的全面两孩政策何时在四川落地?

沈骥回应,全面二孩政策四川落地的时间与全国一盘棋。他透露,上周国务院常务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四川方面正在积极研究修订相关条例,为全面两孩政策落地提供政策支持。

四川是一个人口大省,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后,是否会对我省的人口结构带来影响?

沈骥说,按照现行生育政策,四川省不能生育二孩的一孩育龄妇女存量较大,其中高年龄组人群比例大,其再生育意愿相对较低且生育能力下降。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未来几年人口出生率虽会有所回升,但不会造成全省人口总量的大幅增长和大规模的生育堆积,预计每年会多生产25万左右的人口。“这样的人口数量不会对我省人口科学管理造成负面问题,反而会有利于降低老年人口比例,增加青少年的比例,最终提升劳动力的结构与存量,是一件好事。”

华西都市报记者还抛了一个身边的问题给沈骥,“我的一些同事都在医院过道里生孩子,请问全面放开两孩后,如何让更多妈妈们告别过道生宝宝?”沈骥表示,为了让更多的家庭能做到安全、有序地生育和优生优育,省卫计委将要提高妇幼保健生育服务的能力建设。目前,有些地方正在逐渐增加床位和人员配置,来适应不断增加的生育量的需要。

沈骥呼吁人们改变生孩子一定要去大医院和知名医院的理念,要引导广大市民在身边的医院生孩子,不要到异地,不要追求高大上,使优生优育落到实处。

分级诊疗制度在四川落地已经一年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总体效果如何?

沈骥表示,四川推行分级诊疗一年多以来,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开始缓解,基层医务人员健康“守门人”的责任得到加强,基层诊疗量上升。同时,四川省总的医疗费用控制趋于向好,医保基金更加安全,支付效率明显提升。

“另一方面,老百姓以前已经形成的就医习惯一天两天不能改变,有很多人还是在盲目追求‘高大上’医疗,”沈骥表示,现在至少还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小病却占用着大医院的优质资源。“所以,只是靠大医院减少诊疗量还不够”。

老有所养

2017 年全民参保登记覆盖全省

如何加快建立健全全民共享、公平可及的社会保障体系,彻底实现人人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省人社厅厅长王建军给出答案:我省将通过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将未参保人员作为今后参保扩面工作重点,逐步纳入参保缴费及待遇保障范围,为“十三五”期间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并最终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在攀枝花、德阳、广元三市试点的基础上,2016年,我省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范围将扩大到50%的市(州);到2017年,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将覆盖全省所有市(州)。

全民参保登记如何开展?“主要方式是数据比对和入户调查。”王建军介绍,人社部门及社保机构通过系统内部多种信息共享,与公安、卫计、民政等部门建立部门间信息交换等方式,进行信息比对。对全面准确的信息登记入库,对信息缺失、错误以及未参保、选择性参保的单位和人员,开展入户调查,补齐缺失信息,纠正错误信息,标识未参保等信息。同时,通过业务经办、定期跨部门信息交换等多种渠道,保持数据动态更新。

“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方面,我省有何安排?”针对本报记者提问,王建军表示,我省已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适时打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双向衔接通道,保障了城乡人员在两项养老保险制度平台上享有平等参保的权利。“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不断提高制度的待遇保障水平。在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方面,我省已有成都、乐山等8个市州和南充顺庆区等4个区(县)实现整合。下一步,我省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制定我省全面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

精准扶贫

不称职驻村干部要坚决撤换

近期媒体报道,达州因扶贫不力召回200余名第一书记。华西都市报记者在会上提问,这是否意味着我省将对扶贫不力的干部启动问责程序,将如何问责?张谷在回答提问时表示:对于那些不称职、不合格、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要坚决撤换,而且要严肃处理。张谷还透露,为了加大扶贫资金审计力度,省扶贫移民局新设审计稽查处,计划一年审计一个片区。

张谷说,干部驻村帮扶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和扶贫移民局在共同抓。中央、省、市、县各级选派的干部到了县以后,都由县委、县政府进行整合,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安排、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考评。我省推行因村帮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摸清贫困村贫困户具体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扶持措施,由各帮扶部门因村派人,因村施策,精准发力。

我省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干部的管理很严格,县级一个月检查一次,市级一个季度检查一次,省级是半年检查一次。干部驻村帮扶目前正在完善工作信息平台,基本要求是做到“六有”,即户要有卡,村要有册,乡要有簿,县要有档,市要有卷,省要有库。这里面贫困户的卡包括其基本情况、帮扶规划、帮扶措施、脱贫时限等,还包括帮扶的责任人、责任单位。

关于撤回第一书记的问题,不仅达州市有撤回,很多市(州)都在召回。他表示,对于那些不称职、不合格、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要坚决撤换,而且要严肃处理。同时省委、省政府也采取措施从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鼓励干部扎根基层、扎实工作。本组稿件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 席秦岭 张想玲谢燃岸杜江茜 摄影郝飞制图 姜宣凭

原标题:2020年 四川高考开启多元录取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