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经济参考报》:成都孵化器严格“优胜劣汰”

2016-01-21 09:11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感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像活了半年。”2016年1月初终于通过评审进驻成都磨子桥万众创业场的苏舟说,2015年11月,他带着鲜度农庄 “一腔热血”而来“灰头土脸”而归,“评审团认为我的项目打磨得还不够。”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苏舟很快将只有1人的团队扩大到了20多人,并建立较为完整的运营模式和产业链,1月初,他“卷土重来”再次参加评审并顺利通过。

IT产品销量一度占据全市90%市场份额、素有成都“中关村”美誉的磨子桥街区,于2015年下半年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当年10月,成都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开街。

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最大孵化器之一、万众创业场总经理鲍灵果说,目前入驻的50多家创业团队,是经过严格筛选脱颖而出的。据介绍,去年10月至今,共有200多家团队申请入驻,经过初筛,150家团队获得评审机会,由评审团对其创业思路、经营模式、市场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截至今年1月,顺利入驻的团队数量只有三分之一不到。”

来自甘肃的呼涛和他的“寻球”APP就是幸运儿之一。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研究生赴美留学、后在硅谷工作过的呼涛,于去年在北京创立了“寻球”APP——一个专门为球队寻找对手、预订场地、安排阵容的在线工具,后经朋友介绍前来成都寻找创业机会。

评审团介绍,“寻球”之所以能获得通过顺利入孵,是因为“寻球”创立以来逐渐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经营模式,收获了一部分“铁杆用户”,同时,该经营方向也契合了成都浓厚的足球氛围。据了解,成都常年参加足球运动的人口数量已达30万人,目前成都正规划于3年内新建300块足球场,进一步推动足球产业发展。呼涛说,“寻球”顺利入驻万众创业场后,已在成都“拥有”了1000多支球队,组织了3000多场比赛。

对于创业团队而言,入驻孵化器并非一劳永逸。据鲍灵果介绍,3个月完成注册、6个月产品上线、9个月实现营收是对入孵团队的基本要求,入孵团队将接受每3个月一次的“复审”,没有取得突破的团队将被淘汰。

“今年2月,我们将对50多家团队进行第一次验收。”鲍灵果说,目前已有4家团队全力以赴拿到了融资,但也有少数团队状态低迷,“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你不专注不踏实,就只能离开,我们只欢迎真正需要帮助的团队过来。”

鲍灵果把成都创新创业环境比喻为一盆火辣辣的火锅,“火锅的刺激是创客们前进的动力,但舌尖的辣痛也没有让他们失落后退,就是靠着这一锅‘火热的梦想’,成都吸引着越来越多创客的到来,推动老街区焕发新生机。”

(原载《经济参考报》2016年1月20日A08版)

原标题:成都孵化器严格“优胜劣汰” 激励创业者专注争先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