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人才为先。查看91家企业资料不难发现,年轻、“三高”、“蓉漂”正成为当前成都市创新型电商企业的创业者们最显著的三大标签。
2015年一场“互联网+”的浪潮迅速席卷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从洗衣、打车、点餐、购物等日常生活,到创业、就业、投资、规划等重大决策,“互联网+”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科技进步给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变化,也以创新的力量,对资源要素重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踏浪前行,永立潮头。被称为互联网第四城的成都从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的汇聚之处出发,继2014年下半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电子商务创新型企业评选后,2015年,对评选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更加强调创新性和成长性,扩大了对电子商务创新型企业的支持范围和支持力度,不仅打破了以规模利税等指标评价企业发展水平的传统,拓展和提高了关注、鼓励、支持创新性、成长型电商企业的实践,更形成了引导草根创业的政府驱动力,彰显了“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城市魅力。
那么,随着电子商务创新型企业的队伍不断壮大,这些各有特色、各有新意的企业背后,究竟体现了成都电子商务企业创新创业的哪些特点?反映了成都电商产业发展的哪些变化?对成都市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有怎么样的启示呢?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市商务委的支持下,笔者以刚刚评选出的91家全市第三批创新型电子商务企业为样本,以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为线索,展开了为期半个月的数据搜集和调查。
年轻
26岁小伙选择来蓉二次创业
一年获得千万级融资
数据:“80、90”的一代人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成长而长大的,这无疑为他们投身到“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浪潮中来提供了优势。在此次91家创新型电商企业的负责人中,具体来看,20—30岁的占21%,30—40岁的占49%,40—50岁的占24%,50岁以上的占6%。
成都云遥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化妆品消费领域的创新型电子商务公司。自2013年6月公司第一款产品“抹茶美妆”上线后,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千万级的A轮融资,成为成都成长最快的创业团队之一,而带领这只团队的是两名只有26岁的年轻人。
黄毅,公司创始人、CEO,今年26岁,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在2009年获得“校内网全国大学生创意大赛”银奖并进入校内网(后改名为人人网)担任产品经理。在职期间获得代表公司文化的个人最高奖项:极客奖,并成为人人网最年轻的P级产品经理。
黄毅说自己虽然不是学习互联网专业的,但大学时就开始在互联网工作室工作,“移动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改变,所以一定要加入到这个时代浪潮中。”
而作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CTO,许泽同样只有26岁,毕业于西华大学本科,原人人网高级工程师,负责多项重要项目的产品开发。在来成都创业之前,他曾在北京工作过两年,也曾尝试过创业,但高昂的办公租金、极大的员工流动率,让他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而面对这种窘况,老家在四川广元的许泽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成都。“一开始我们没打算落地成都,我们一直觉得一线城市的创新人才更聚集,创业氛围更浓厚。后来发现无论是在研发人才,还是投资资源对接上,成都和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的差距已经非常小了。而扶持政策却大有优势,对于初创型创业团队,甚至还会提供免费的办工场地。这最终坚定了我们落地成都的决心!”
“三高”
研究创新创业的博士
而立之年 开始自己的创业历程
数据:北师大日前发布报告称,当前我国新生代创业者有“三高”特征:高学历、高技能、高起点,这在本次的调查中也同样得到了体现。91家创新型电商企业负责人中,93%获得了本科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学位的占4%,硕士学位的占32%,本科学位的占57%。
“不少人曾经都有一个玩音乐的梦想,可是由于学音乐的艰难让梦想止步了,云创就是要让普通人玩音乐,学音乐,会音乐!”去年10月19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成都分会场暨四川活动开幕式上,成都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德文,携“音约吧”项目取得“大丰收”,成功获得1800万元意向投资金额。
作为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研究方向的博士,刘德文当过老师、当过公务员、卖过绘画板,而立之年开始创业,多年的创业经历让他明白艺术情怀必须与市场应用相结合的道理。“‘音约吧’平台用‘互联网+’的思维连接民族音乐表演艺术家和普通民众,让普通民众可以欣赏高水平的民族音乐表演,向普通民众特别是儿童提供民族音乐的启蒙教育和兴趣教育,是国内首个针对民族音乐表演的‘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平台。”
刘德文说,在“音约吧”用户可以通过APP选择自己心仪的民族乐器音乐老师;音乐表演艺术家可以通过本平台采用众筹的模式举办私享音乐会,普通民众通过“音约吧”平台报名,只要花50元钱就可以近距离地接触乐器表演和声乐表演,从而让音乐知识在更广范围得以普及。
他透露,“随着‘音约吧’的顺利运营,目前项目估值已经达到2亿人民币,明年就将启动新三板融资计划。”
“蓉漂”
来自北京赴美留学阿里工作
最终他在成都实现了“创业梦”
数据:当前,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正逐渐随着“川军”回流向“孔雀西南飞”转变,一大批“蓉漂”成为了成都电商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在本次调查的91家企业中,负责人或创业团队核心成员不是成都本地的“蓉漂”比例高达75%,其中回流的“川军”约50%,西南飞的“孔雀”约25%,川内“草根”创业者约25%。
成都顺点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徐晓晨是典型的“80后蓉漂”。他200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同年赴美留学,在德州理工大学学习工商管理。2008年毕业后进入阿里巴巴集团研究院,从事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策划和战略研究工作。学习工作经历都一帆风顺的他,却于2013年从公司辞职,随后近一年的时间走遍了中国,最后一站来到了成都,重启自我实现的梦。
该公司的源本生鲜平台于去年1月上线,截至10月,电商平台注册采购商用户3587家,供货商用户43家,每日下单用户约1850余家,每日交易额80万元左右,平均每日新增用户10—20家。在成都市场已成功覆盖天府新区、高新区、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龙泉驿区、郫县等区域,用户发展速度远远高于预期。同时公司在重庆、西安、青岛等城市成立了分公司,拓展外地市场。
“因为来自北京,所以我更能够充分感受到成都在创新创业氛围营造上下了很大力气,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徐晓晨说,作为一个“纯”蓉漂,成都给他的感觉就是美和包容,这对创业者而言是内心最大的鼓励,“正因如此,我们都愿意留在成都,与成都一起发展。现在不仅我自己已经在成都安了家,公司的团队也从北京迁了过来。相信他们都和我一样感受到了成都对创业者的这种鼓励。”
原标题:创业者们的三大标签:年轻、“三高”、“蓉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