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成都第二水源李家岩水库预计2020年建成

2016-02-04 09:26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2016-2018年

我市将加快实施“五河一库一提升”,即金马河、锦江、清水河、沱江、湔江示范段综合整治,李家岩水库建设,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提升。

成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这座3000年古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都离不开水生态系统的滋养。

23条河流综合整治,新建2座大型水库、新建扩建9座中小型水库,新建50个湖泊湿地,实施57个滨水城镇景观改造提升、156条山洪沟防洪治理,推进全市8个水厂、38个污水处理厂、22个再生水厂的新(改、扩)建及管网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推进落实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深隧建设,89个低洼易涝区综合治理……

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市政府已于近日批复并原则同意《成都市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拟建设实施项目191项,总体按“防洪治涝、供水安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景观提升”五方面建设实施。

据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启动《规划》的重点工程,在2016-2018年, 我市将加快实施“五河一库一提升”,即金马河、锦江、清水河、沱江、湔江示范段综合整治,李家岩水库建设,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提升。

此刻,成都市水生态系统建设的“路径图”已然明晰。

关键词:供水安全

到2025年中心城区日供水规模将达278万吨

李家岩水库计划今年启动建设

《规划》从水源开发、城乡供水体系、用水总量控制等多个方面构建供水保障体系。值得关注的是,根据《规划》成都本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将从现状的21%提升到2020年的25%和2025年的28%,中心城区供水规模达到278万吨/日。

目前,中心城区供水规模为228万吨/日,到2025年,提升为278万吨/日,提升的50万吨水从何而来?“中心城区重点推进水七厂扩建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城市输配水管网及调压设施建设。”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根据《规划》,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和小城市将重点实施7个水厂新(改、扩)建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主要城镇与工业园区的供水管网逐步连片成网。

同时,成都要形成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就不得不提备受关注的李家岩水库。

根据《规划》,通过重点任务建设,将加快成都市第二水源李家岩水库建设及三坝水库建设前期工作,实现中心城区多水源供水,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提供应急备用水源。谈及李家岩水库的建设进展,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计划今年启动建设,预计2020年建成,届时,将让成都市民饮水之需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据了解,在饮用水源保护方面,将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与保护区整治工程,提高监控与应急能力,重点实施柏条河-徐堰河水源地保护项目。

关键词:防洪治涝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

启动深隧排水系统规划研究工作

防洪治涝至关重要。《规划》中全市防洪治涝的建设内容清楚明晰:对全市岷江、沱江、西河、南河等23条主要江河堤防实施综合治理,全市主要江河堤防建成长度由现状的641公里提高到2020年的790公里和2025年的890公里,中心城区内涝防治能力到2020年达到20年一遇,2025年可以有效应对50年一遇暴雨;重点城镇防洪标准由现状的10-20年一遇提升到2020年的20-30年一遇和2025年的50年一遇。

在提高中心城区内涝防治能力方面,我市有哪些新措施呢?备受关注的“海绵城市建设”与“深隧建设”进行到了什么阶段?对此,市水务局相关工作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答,“为解决城市排水系统能力不足问题,市水务局启动中心城区深隧排水系统规划研究工作。下一步将加快研究论证,争取3月份提请规委会审定。”

谈及海绵城市的建设,该负责人表示,将根据成都市相关总体目标及具体规划控制指标,主要采取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调节池、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等措施建设示范区,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

2025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每日达250万吨

日补充再生水或可一天灌满近1个锦城湖

《规划》中指出,至2025年,中心城区和区(市)县城实现污水全收集处理,乡镇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0%,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率由现状的18%提高到50%。

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后,将怎样改善成都的水环境?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成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以来,城市污水回用一直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再生水也是枯水期成都中心城区河道水源的有力补充。

那么,用于景观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是否有保障?“经过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再生水的水质能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的要求。出水水质能够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的要求,可用于景观用水。”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规划》,2020年和2025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分别达到200万吨/日和250万吨/日。而按照《规划》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0%来计算,到2025年每天将产生125万吨再生水,这对于成都的水景观提升将是何概念?假设将再生水回灌到河流或湖泊用于景观用水,按照锦城湖133万立方米的容积来算,一天就可灌满近1个锦城湖。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

中心城区、天府新区中小河道整治率达85%以上

2017年底前城市建成区将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根据《规划》,通过河道综合整治、湿地建设、河湖连通构建“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城市水系,中心城区以及天府新区中小河道整治率达到85%以上。

这些整治的点位在哪儿?将如何整治?市水务局相关工作负责人给出了详细的解读,“我们将围绕《规划》的总体部署,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整治城市建成区51段黑臭水体为重点,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保障,促进成都水环境稳步提升。”

红庙子排洪渠、何家冲排洪渠、摸底河、饮马河……据了解,不仅是51段黑臭水体,在2017年底前,成都市城市建成区将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届时,水生态修复后,河渠环境提升。整治河道水面无大面积漂浮物、堤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下河,2017年底,成都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市水务局相关工作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规划》中的重点任务 ,金马河、锦江、清水河、沱江、湔江示范段综合整治,未来将展现怎样的“新颜”?

根据《规划》,通过重点任务的建设,将金马河建设成为安澜之河、生态之河、惠民之河,全线堤防防洪标准(考虑紫坪铺水库调节因素)达到100年一遇,增加河道水面,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沿河景观。

“未来,成都将建成锦江生态带,堤防防洪标准达200年一遇,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提升亲水、滨水景观,使水景优美、清水长流,出境断面水质实现达标。同时,清水河中心城区段防洪标准也将达到200年一遇,实现河畅、岸绿、景美,宜居环境显著提升。”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根据《规划》做出的这一解读,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市民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兴奋的好消息。

关键词:水景观提升

2025年建成57个滨水城镇景观节点

城市主要河段绿化率达到85%以上

“以区域自然生态特征为基础,选择主要河流适宜段建设滨水绿道,构建以河流为廊道、湖泊湿地为节点的生态宜居滨水景观格局。”值得关注的是,《规划》中提到,至2025年,建成57个滨水城镇景观节点,滨河绿道建成长度1000公里,城市主要河段绿化率达到85%以上。

未来我市的水景观将如何布局?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成都市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水系特点,构建“一环”“两带”“多廊道”“多节点”的区域生态景观格局,连通生态用地,保障生态安全。近期重点开展锦江天府新区段生态带建设、清水河滨河绿地建设、湔江石化段河道生态修复与滨水景观整治。

根据《规划》预览中心城区水景观,未来,中心城区将通过锦江城区段水环境提升工程实现梯级蓄水,增加滨水空间,改善河岸景观,推进天府中央公园一期项目和兴隆湖滨水景观建设,推进中心城区“六湖八区”景观环境建设,构建一流的城市景观环境,实现城市水系更加完善,水景更加美丽,水韵更加悠长。

本报记者 胡清

原标题:成都第二水源李家岩水库预计2020年建成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