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宝的成都平原,自古以来便是一片充满绿意的土地。由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天然形成的屏障,环抱着这片广袤的沃土。从岷江干流上千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到绿树掩映、白鹭齐飞、宜人宜居的城市生态绿地,近年来,成都平原经济区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将一个“绿”字贯穿发展的始终,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
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为统领,成都市优化全域成都主体功能分区,加快市域空间转型升级,形成与大都市区形态相适应,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相协调的开发格局。
以区域生态合作为抓手,探索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资阳7市签署了《成都市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德展开水污染治理跨市联防联控;覆盖成都、资阳、遂宁3市的7个区(市)县的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近年来,通过坚定绿色发展路径,积极展开区域合作,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加快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
早春时节的成都平原,到处都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成都市的白鹭湾、三圣乡,一片片新绿让整座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不少市民呼朋唤友,相约踏青赏花;在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整齐排列开来的茶树又冒出嫩嫩的绿芽,采茶女小心翼翼地将刚摘下的茶芽放进茶篓里……在成都平原的各个城市,相同的场景正在同步上演。这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近年来强化区域生态联防联控联治,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2013年,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5市秸秆禁烧联防联控工作会召开,5市达成了区域合作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联防联控工作协定。2015年,同样位于成都平原经济区的遂宁和乐山两市也加入其中,7市将共同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联防联控工作,开展雾霾综合整治。
2013年,作为成德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成都和德阳将联合开展水污染防治和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沱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探索建立水污染治理跨市域联防联控机制。2014年,涉及成都、资阳、遂宁3市的7个区(市)县的毗河供水一期工程资阳境内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效保障覆盖区域的城乡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此外,作为整个天府新区的生态屏障,定位为“两湖一山”国际文化旅游功能区的天府新区资阳片区建设也正加快推进。
生态资源做成优势产业
2013年,成都市出台《成都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划定了环城生态区生态保护红线。这片总面积达133.11平方公里的生态区域包括六湖八湿地,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一条环绕成都主城区的天然绿色丝带。
生态环境的优化让成都愈加宜居,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这里。据悉,“十三五”期间,成都还将以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为依据,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优化区、都市功能拓展区、都市现代农业区、都市生态涵养区、都市生态管控区五大主体功能区,以主体功能区为统领,进一步拉大城市发展框架,优化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
在遂宁,水静天远的观音湖,绿树婆娑的十里滨江湿地公园成为这座城市的绿肺。近年来,遂宁市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逐步构建起了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绿色产业体系,先后跻身全球绿色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成为西部地区最美丽的二线城市之一。
历经了“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雅安市,也始终坚持绿色引领,以“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茶叶、中药材、果蔬等“5+3”优势特色农业与文旅同发展。
如今,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芦山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等农业园区加快建设,百里茶产业、百里猕猴桃产业和百里花果金果产业带等初具规模。
从绿色发展理念出发,成都平原经济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禀赋基础,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区域合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创新,实现了从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为建设全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报记者 刘芳君
原标题: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