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家明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以来,在四川代表团小组讨论会上“加强天府新区建设”被多次提及,关于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内布局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成为许多全国人大代表热烈讨论的话题。不少代表表示,作为国家级新区的重大创新项目,成都科学城未来将辐射西部、服务全球,有必要站在更高层面进行长远的规划。
打造国家科学中心
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成都目前正在加速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各项工作,完善规划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产业发展。其中,正在建设的成都科学城布局在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内,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这里作为功能区的起步区,是许多外国代表团来成都的必访之地,法国、芬兰等国政要都先后带团来此考察。“硅谷的发展值得借鉴,它附近有斯坦福等世界知名高校,聚集了众多高科技人才,有着良好的科研氛围。”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原子分子纳米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家明表示,成都科学城应有长远的规划,建设国家科学中心的想法很好。
“对四川、成都来说,打造国家科学中心可谓天时、地利。国家政策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都在地理位置上是整个西部的重要节点,引进国际高端产业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李家明说,成都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等教育资源,科研人员非常活跃,政府又积极地给予支持。随着成都科学城的逐步建成,具有极高附加值的项目会陆续进驻。“硅谷是面向全世界的,成都科学城肯定也是如此。它有制度上的优越性,国家、省、市都在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
据悉,按计划,成都科学城将被打造成吸引央企、跨国公司科研中心的集聚地,按照“世界水平、全国一流、西部第一”的标准进行建设,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第一平台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在成都科学城规划布局中,规划了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互联网产业、设计研发、产业孵化、创新转化园等,绿网水系、交通网线渗透其中,实现生态、产业、城市的高度融合。对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成都建议在成都科学城内布局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表示,这有利于更好利用和发挥现有科教资源优势,实现放大效应。
建“国际创新转化研究院”
在全国人大代表侯蓉看来,目前科研成果转化对接不畅,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明显,需要在政策上引导和规范,让科研以目标为导向,为进入市场预留充分的空间,确保投入的时间与资金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而成都科学城在规划中就考虑了这样的问题,记者了解到,成都科学城专门规划的创新转化园是一个以高端制造和精密制造为主的现代化、高端化和特色化产业园区。有全国人大代表认为,在此基础上搭建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有利于搭建高水平创新载体,聚集创新资源和要素,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动能。
“作为天府新区的一个重大项目,成都科学城应该有这样的计划,那样就真的是一个国际级产业园区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表示,天府新区正在大力推进过程中,而一个国家级新区需要有高级别的创新中心。
拥有丰富科研资源的四川大学早前已与成都市开展多项合作。据谢和平介绍,下一步要搭建高端的国际化“双创”平台,吸引和汇聚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500强企业的优质资源,打造“创新创业国际板”。目前,四川大学正在与成都市共建一个“3+3”国际创新创业学院(研究院)。
与侯蓉的看法一致,谢和平认为,要做大做强“双创”,核心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成果转化。从项目立项到研发、成果转化,再到成果交易,形成一条相互衔接、系统的、高水平的成果转化全过程链条。四川大学已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达成协议,拟投资近4亿元共建“国际创新转化研究院”,以四川大学为平台,联合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转化高端的创新成果。
成都晚报记者 董亮 白茹 北京摄影报道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成都科学城建国家科学中心就像硅谷一样服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