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号院附3号(左)门外,封女士给专家委员会成员谭楷讲述谢无量当年居住在这里的细节
疑似谢无量寄出的信封图片
昨日记者拍摄的四圣祠西街36号院附3号现状
36号院关键词
口述细节
36号院老住户现场讲述,谢无量夫妇当年居住在此的细节
书信地址
记者发现疑似谢无量寄出的信封图片,上面地址正是36号院
补充回忆
流沙河再次回忆当面求字时的细节,院子格局与36号院更相符
新闻回顾
市房管局拟对包括四圣祠西街44号“谢无量旧居”在内的24处历史建筑设保护标志牌,该院老住户郭先生质疑称,经自己多方考证,“暂未发现谢无量有在此居住过的痕迹”。6日他草拟一份《紧急情况反映》,申请“暂缓挂牌”,希望重做调查。
四圣祠西街44号院被认定为“谢无量旧居”后,谢老究竟有没有住过这里,一度引起该院落居民的质疑。
昨日此事突现“重大进展”!一名曾在四圣祠西街36号院住了52年的“老成都”封玉芳女士打进成都商报热线反映,谢无量当年没有住过44号院,而是跟她住一个大院,“我们那个坝坝头,当年都晓得谢无量的大名。”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商报记者还找到一张疑似谢老当年寄出的一个旧信封的图片,信封上地址与封女士所说完全一致。
成都市房管局历史建筑保护办公室昨日紧急派出市区两级工作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调查。保护办表示将暂停44号院的挂牌工作,同时初步考虑将按程序,重启“谢无量旧居”的调查核实工作。
重大线索
浮出水面
52年老住户:
谢无量曾住隔壁 夫人常扶他散步
“当年谢无量就住我们隔壁。我们那个坝坝头,当年都晓得谢无量的大名。”昨日上午,封玉芳女士打进成都商报热线,有一肚子话要讲。
封女士说,她出生于1944年,在四圣祠西街36号院住了52年。36号院本是个大院坝,一名姓徐的有钱人买下地后,在里面修了6个小院,从附1号到附6号。封女士家先后住过两个小院:先是附5号,后是附6号。
“里面的任何一家人,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她扳起指头盘点起来,其中附3号最早是姓胡的人居住,“后来就是谢无量两口子。”
封女士说,她时不时会撞见谢无量夫妇出来散步,谢无量由夫人搀扶,“他看上去很高大,感觉七十来岁了,走路总是佝着背。穿着打扮一看就是文人,感觉伸伸展展的。”她说,谢夫人当时看起来既年轻又漂亮。
老粉丝:同住一处 对谢老很景仰
封玉芳说,她哥哥封振刚也住过这里,可向他求证。封振刚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记忆中谢无量是上世纪50年代在院子里住过,前后住了几年。
“院子里大家都独门独户,彼此来往很少。”封振刚回忆,他当时喜欢文学,所以谢老的名字对他而言如雷贯耳,但作为粉丝,更多是景仰,“我们从没跟他说过话,也没想过求字。”封振刚说,当时感觉谢老夫妇比较孤独,“很少出门,有时谢老就由爱人搀扶着,出来走一圈。”封先生也提到夫妻俩的年龄,“相差较大,夫人很年轻。”
老书信:寄出地址正是36号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找到另一项证据,正好与封女士的说法相互印证。
6日,一位名叫“胡哥变胖娃儿”的网友在相关新闻下回复道,“不知是不是流沙河记错了,这个谢无量发出的书信地址是四圣祠西街36号”。他附上一张图片,图片所示是一个旧时信封,上面用繁体字竖排写明:杭州西湖苏堤蒋庄马湛翁先生道启。落款:成都四圣祠西街36号附3号谢啬庵。
谢啬庵是谁?正是谢无量!他原名蒙,字无量,别署啬庵。马湛翁又是谁?其本名为马一浮,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同样是诗人和书法家。
记者进一步考证发现,这张图片来自青年书法家李林所著的《谢无量书法艺术研究》,此书被誉为“目前国内第一部最权威的谢无量书法研究方面的著作”。
现实中谢无量与马一浮常有书信来往。有研究文章称:“两人曾一直诗书往复不断……(马一浮)诗成后多数均写寄谢。每旬均有两人的往复信件。”
相关部门
赶赴现场
市房管局:
紧急派人调查 暂停挂牌工作
昨日,市房管局历史建筑保护办公室得知有了最新线索后,紧急派出市区两级工作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调查。其中,专家正是全程参与四圣祠西街44号谢无量旧居认证工作的谭楷先生,他曾任科幻世界杂志社总编。
小院原是“优秀近现代建筑”
在封女士的带领下,大家实地察看了现场。36号院原来与44号院“一步之遥”,中间仅隔着一座40号院。36号院由一道大门进入,眼前呈现一条2米多宽、10多米长的小巷,小巷两侧有6座各自独立的小院。
小院建筑都由青砖黑瓦建成,看上去古朴典雅。值得一提的是,小巷墙壁悬上一块牌匾,显示这片群落为“成都市优秀近现代建筑”,由成都市人民政府2009年所公布。
附3号就在巷口尽头,不巧主人不在,无法进入。她将大家引到一墙之隔的附4号,“这两个小院长得一模一样。”从现场来看,院内格局精巧,约有五六个房间。比较醒目的是房屋层高突出,窗户复古高大,窗顶呈线条优美的弧线状。谭楷爬上楼梯看了一下附3号,发现两者格局果然相似。
重启谢无量旧居调查核实工作
看完现场后,保护办开了个简短的现场会,并对封女士做了笔录和录音,也将一些关键证人记录下来,准备接下来挨个探访。
“今天收获很大,大家提供的东西都很有价值。”他们表示,不仅将暂停44号院的挂牌工作,还初步考虑将按程序,以严谨和细致全面的态度,重启“谢无量旧居”的调查核实工作。
“这个事情很可能是流沙河先生记错了。”昨日看完现场,谭楷说,准备找一下流沙河先生,把拍的照片都给他看看,最好是说服他能来趟现场确认。
工作人员介绍,因为44号院已公布为谢无量旧居,即使最后要纠正,还要一段时间和程序。据了解,如果最后对谢无量旧居的认证进行调整,这也将是我市自公布首批历史建筑来首次进行纠正。
再访流沙河
“人都有记错的时候”
作为44号院被确认为“谢无量旧居”唯一的证人,流沙河先生对昨日浮现的新线索有什么看法?成都商报记者再次联系上老先生,他在电话那头笑了笑,“你几问几问,把我都弄得没信心了,人都有记错的时候。”
提到36号院,他说“或许是真的”,“有可能谢无量两处(36号院和44号院)都在住。”对于信封,他说“肯定是真迹,书信没必要作假。好多人当年不知道谢无量的价值,认为可能卖不到钱。”
他再次回忆了一个细节:当年去见谢无量先生,进了院子,他发现“整个院子只住了他们一家人,他在正房子里面住,院子里没得好宽,没住其他人,很安静”。
44号院老住户郭先生说,44号院作为二医院职工宿舍,当时住了十几户人,不可能独门独院。他认为,流沙河的讲述倒是与36号院相符,“44号院就是个大杂院,36号是公馆,也符合谢老身份。”
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摄影记者 王效 郭广宇
原标题:四圣祠西街老住户:谢无量当年就住我们院坝 不是44号,是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