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 重点推动落实“成都新十条”

2016-07-26 07:37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史建婷

让更多在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推动在蓉高校院所科研配套改革

1、在岗创业

非正职领导可在企业兼职

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在岗创业,允许高校院所非正职领导因成果转化需要在企业兼职取酬。

2、离岗创业

所有科技人员可保留3年人事关系

鼓励高校院所有创业精神的科技人员离岗创业,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

3、学生创业

可将实践业绩计入学分

鼓励在蓉高校在校学生到校院地共建的创新创业载体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实践业绩可按照相关规定计入学分。

名词解释

“成都新十条”  

关键词:鼓励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确权

在全国率先提出“鼓励高校院所与发明人或由发明人团队组成的公司之间,通过约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方式进行知识产权奖励,对既有职务科技成果进行分割确权;以共同申请知识产权的方式分割新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早分割、早确权、共享制”的改革思路。

今年以来,成都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特别是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来蓉调研时对成都市提出的“抓抢六大历史机遇”的要求,更好发挥“一马当先”的作用,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成都市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作为“一号工程”,围绕“12345”总体思路,实施挂图作战,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全面完成。加快把成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成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系列新闻发布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成都晚报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近年来,成都着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促进国内外优秀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在促改革、搭平台、强主体、造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作为全面创新改革的“领头羊”,成都接下来又将怎么做?

促改革

开展科技成果“三权”改革

为释放科技成果转化源动力,在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搭建转化平台、鼓励创新创业、强化创业融资支撑、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推动高校院所科研配套改革等方面,成都形成了7大类48项政策体系。备受关注的是,今年6月,对“成都十条”进行调整完善和优化升级,出台了《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成都新十条”),在全国率先提出“鼓励高校院所与发明人或由发明人团队组成的公司之间,通过约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方式进行知识产权奖励,对既有职务科技成果进行分割确权;以共同申请知识产权的方式分割新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早分割、早确权、共享制”的改革思路。

今年以来,成都市分别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高校院所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初步形成校院地协同创新的“5+1”框架体系,把以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核心的科技成果“三权”(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作为市校(院)战略合作的第一项合作内容。

同时,制定出台“成都人才新政十条”,设立2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市科技局副局长丁小斌介绍,2015年,成都新吸纳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16710名,100余位高校科研人员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在蓉创办领办企业,近1000项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69名,四川省“千人计划”人才502名,专业技术人才超过135.5万,呈现人才加速聚集的新常态。

搭平台

优化布局“3+M+N”双创载体

“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承载能力,首先是提质升级重点产业基地。”丁小斌介绍,成都推进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建成总面积142万平方米孵化器群体和49个公共技术平台,创造了“盈创动力”投融资模式,加快建成科技改革先行区和成果转化示范区。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成都科学城,联合知名高校院所共建协同创新基地和成果转化园区,加快建设西部创新第一城。推进中韩、中法、中德、中古、新川等国际产业合作园区,促进国际人才、资源、成果在蓉交流交易。

同时,优化布局“3+M+N”双创载体。“转、改、建”结合,重点打造3个双创载体引领区,即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天府新区“天府菁蓉中心”,郫县利用富士康闲置公寓规划建设“菁蓉小镇”。

打造“M”个双创载体集聚区,即武侯区联合四川大学共建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高新区联合电子科大共建“一校一带”,金牛区联合西南交大共建环交大智慧城等。打造“N”个双创特色区,即建成蓉创茶馆、明堂创意中心、东郊记忆等双创载体特色区。

造环境

每个工作日诞生市场主体990户

成都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大批小微企业涌现,这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完成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分不开。2015年,全市新增科技型企业11032家,全市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市场主体990户。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50318户,同比增长29.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07个百分点;注册资本累计达35184.87亿元,同比增长23.37%;新登记户数和新增注册资本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排名第2。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历来受到成都的高度重视。”丁小斌介绍,近年来,成都市出台实施系列政策文件,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建设。

成都基本形成“两级法院、五个知识产权庭”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管辖格局,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成都被欧洲通讯社评价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做得最好的城市”。

下一步

重点推动落实“成都新十条”

丁小斌表示,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下一步,成都将重点推动落实“成都新十条”,支持在蓉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在岗创业,允许高校院所非正职领导因成果转化需要在企业兼职取酬。同时,鼓励高校院所有创业精神的科技人员离岗创业,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另外,鼓励在蓉高校在校学生到校院地共建的创新创业载体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实践业绩可按照相关规定计入学分。

同时,深化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着力提升“菁蓉汇”、“创交会”两大双创品牌活动。聚焦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优化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和产学研协同机制。深化环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区和优化“3+M+N”双创载体建设,加快校地共建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升级“科创通”平台,着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创业导师队伍。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环境保护,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

记者 黄海英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