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四川省南部县大堰乡封坎庙村,骤雨初歇,碧空如洗。青山绿水间,三座巨大的白色塑顶大棚十分惹眼,这就是村里的温氏肉鸡饲养场。
场区的大棚、道路、卫生间、仓库及其他配套设施已建设完成,其中一间大棚已经关起了鸡苗。数千只圆滚滚毛绒绒的雏鸡在棚内蠕动,稚嫩的叽叽声此起彼伏。几个农民或调试设备,或喂料喂水,或防疫杀菌,汗水从他们的发间渗出,挂在微笑着的脸上。
据驻村第一书记李翼宏介绍,这座饲养场,承担着全村今年退出贫困村序列的重任。
2016年是四川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开局之年,也是全省首批贫困县退出的决胜之年。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秦巴山区和乌蒙山区等“四大片区”脱贫攻坚正在稳步推进,今年将实现包括南部县在内的5个贫困县“摘帽”、2350个贫困村退出、105万贫困人口脱贫。面对这场脱贫攻坚战,广大干部群众已卯足了劲、咬紧了牙,四川志在必得。
底气何来?
贫困户:从来没有如此充满希望
封坎庙村地处四川省南充市南部、西充两县交界处,是一个十分偏远的村庄。这里耕地稀缺,多年来农民仅靠种红苕、玉米和少量水稻为生,是南部县众多的贫困村之一。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大堰乡封坎庙村养鸡大棚内景。(记者陈曦 摄)
南部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谭必武告诉记者,封坎庙村引进的温氏集团是国内最大的肉鸡养殖企业之一。企业与养殖户是合作关系,企业为养殖户提供大棚建设补贴、鸡苗、技术、饲料以及成鸡回收,将养殖户最担心的成本、技术、市场等问题都一股脑解决了。
站在温氏肉鸡饲养场内,李翼宏感慨道,之前从西充县的鼓楼镇过来,刚进封坎庙村,就明显感受到两地的贫富悬殊,“西充那边是砖瓦房,这边是土墙茅草房;那边是水泥路,这边是泥巴小路;那边已经成片发展起了香桃、脐橙、脆香甜柚等水果产业,这边还是玉米红苕。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历史原因,造成了这里的贫穷,因此脱贫攻坚压力也更大。”
这时,一旁的村民张树全笑着说:“我们这里有句老话——封坎庙的风,纯阳山的钟,二郎庙的和尚没人供,你看好穷嘛。以前连买盐都没有钱,好多年轻人都找不到婆娘。”
谭必武指着养殖大棚说,这样一个大棚的总成本为23万元,温氏集团补贴5万,县政府补贴产业扶贫项目资金5万,剩余的13万元,几户人可享受3年政府贴息的国家扶贫小额信贷,这就解决了养殖户一次性投入的问题。
“能挣多少钱呢?”谭必武掰着指头算道,“一只鸡,企业给村民签约的保底利润是3元,如果生产成本、病死率控制得好,每只鸡的利润可能达到5元。一个棚平均可养1万只鸡,每茬周期为3个月,除去消毒杀菌的空置时间,一年可养3茬,一个棚一年的纯收入大约可达10万元。差不多3年,贫困户就可以还清贷款,还有不少结余,而且以后这个饲养场就是他们的产业了,这就解决了永久脱贫的问题。”
四川省南部县大堰乡,路边的脱贫攻坚标语。(记者陈曦 摄)
参与大棚养殖的都是封坎庙村的贫困户,也是今年必须要脱贫的人家。正在大棚里调试设备的王兴俊告诉记者,包括他在内,这个棚共有7户贫困户参与,根据不同的投入占有相应股份。
“这些鸡太小,喂料、防疫都很有讲究,饮水都要把水烧开再放凉了喂它们。”王兴俊撩起衣服在黝黑的脸上抹了一把说,第一批鸡刚从德阳运过来,有9千只,因为天气太热养得少点,天凉了可养1.2万只。
年龄不到40岁的王兴俊,在留村的人中算年轻的,所以他负责日常管理和技术,每月工资有2千元。
“我有2个娃娃,老婆没有文化,没法出去打工,丈母娘长期患病,还有一个30多岁的弟弟没有结婚,家里非常穷。去年政府实行扶贫攻坚以来,我种了3亩柑子树,预计年收入可以上万元。现在的大棚养鸡,要么政府、企业补贴,要么贴息贷款,自己没有掏钱就做起来了。温氏集团还有专人负责技术培训,我很珍惜,一定认真学好这门技术,把这个养鸡事业搞下去。不光我脱贫致富,我还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王兴俊将目光投向远处黛黑的群山,“以前谈到事业,总觉得那些与我们无关,那是很遥远的事。可是现在,我充满了希望,也从来没有如此充满希望。”
原标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川的底气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