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方言点录制现场
录制:现场不能有一点噪音
发音人不能“任性”说方言,声音的大小、语调高低等都有严格规定,录制环境则是严格“静音”,不能有一点风吹草动。
银永桂在接到通知后便开始搜集成都的儿歌、展言子(歇后语)等。“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恩恩儿(鹦鹉)恩恩儿你从哪里来,我从北门山洞来”“贼娃子翻墙偷夜壶”……很多儿歌只能记得片段,银永桂只好询问周围的朋友、上网查询。本以为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在录制现场交一份满意的“试卷”,但录制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录的时候要求很高,眼睛要直视镜头不能偏,声音不能大也不能小,一旦有点差错,只有重新录。除了方言,我还要说普通话。当时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普通话说得太孬了,还很紧张,表情就很僵硬,说出来自己都想笑。”就算是说方言,也有反应不过来的时候。“有些字在成都话里有不同的发音,比如‘解(gai)刀’和‘解(jie)放军’,把它们放到一起就很容易搞混,读成‘解(jie)刀’和‘解(gai)放军。”所以在录制前,周及徐团队还要再三确认每个字的发音。原以为只是去说说话,结果这个录制过程持续了一周。
其它调查点的设置工作也同样不容易。自贡自流井区的主要发音人王松涛40多年前曾是一名歌舞团的演员,年轻时拍过电影,这位“老戏骨”面对镜头总能从容自若,但在录制现场却有些为难。“以前演电影都是配音,拍的时候都不会管台词说得怎么样,但是这次录方言,虽然是照到念,但对语音要求很高,读音的准确度、音调高低,都要根据音波来确定,一次都要录十几二十分钟。”
为了保证录像的效果,录制的环境也是层层把关,不能受到任何噪音的干扰。“天气很热,但是不能开空调,因为有噪音,楼上走路或者有点啥动静,又要重新录。”王松涛说。
原标题:方言发音人 “代言”纯正四川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