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先进,探索改革升级版
2014年上半年,我省依托成都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学习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半年后,推广复制在全省全面展开。“在借鉴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四川实际的改革升级版。”省商务厅厅长刘欣说。
截至目前,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制度创新、检验检疫制度创新、金融等5大领域27项改革事项全部完成。在四川,外资投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2015年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总额32.9亿美元,同比增长46.56%;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办理证照平均时间从4—5个工作日缩减到1个工作日;通关时间较改革前平均缩短70%以上;金融制度不断创新,外商投资企业外资资本金意愿结汇试点、银行办理大宗商品衍生品柜台交易涉及的结售汇业务等已在全省落地推广……改革与开放始终走在西部前列,四川正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体制机制。
企业痛点,也是改革重点。
两年来,通过座谈会、调研等多种形式,我省收集了来自企业及专家学者的70余条意见建议,将企业痛点和行业诉求作为改革重点和突破点,并委托普华永道等专业机构对我省推广复制情况进行系统评估,明确改革的着力点和制度创新的切入点。刘欣认为,四川入围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既有发展基础,更因为四川的改革探索对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具有借鉴意义。
影响
自贸区扩容将带来什么?
含金量不降,但要突出各自特色
此次,包括四川在内的7个省市设立自贸区,加上此前已设立的4个自贸区,全国自贸区的数量将达到11个。
对于自贸区扩容,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自贸区扩容会使含金量降低;另一种观点则指出,自贸区遍地开花,将使自贸区产生集群效益,提升含金量。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原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说,自贸区是一个改革试验的概念,而不是开发区的概念,认为“自贸区多了、含金量少了”是传统的开发区思维。
今后,随着自贸区数量的增加,将大大降低各个自贸区之间的制度和交易成本,从而提升各个自贸区的效益。自贸区是要营造一个苗圃,而不是做一个盆景,苗圃越大,生态越好。
朱民认为,更多自贸区的设立,可以与上海自贸区形成互补试验和对比试验,依托地方特色进行自贸区差异化探索,从而为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探路。
含金量不下降,但各个自贸区之间的竞争会更激烈。如何避免同质化,走出一条独具特色之路?省商务厅厅长刘欣认为,四川不沿边不靠海,自贸区建设要走出不同的路。比如,在通道建设上,应更注重发挥航空和国际铁路枢纽的作用;在开放方向上,向南向西是重点;在产业上,发展服务贸易有后发优势。四川还要加大改革的力度,通过制度红利来凸显开放和发展优势。
原标题:解读:四川凭什么入围自贸试验区?优势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