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湖南一城市防洪堤6年5次垮塌 有的石料手捏成渣

2016-09-12 18:18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唐欢   责任编辑: 史建婷

新华社长沙9月12日电 近日,有群众举报湖南道县一城市防洪堤疑似“豆腐渣”工程。“新华视点”记者实地调查发现,道县潇水河畔一段近800米的“滨河路二段防洪堤”建成6年来发生5次垮塌,部分建造石料类似于“风化石”,用手就能捏成碎渣。

防洪堤6年垮5次,多次整改被指“走过场”

道县地处湘江上游,境内两大水系潇水河和濂溪河穿城而过,时常受到洪水侵袭。今年汛期,因为持续强降雨,道县县城一度发生严重内涝,多栋居民楼被洪水围困。

道县滨河路二段防洪堤总长近800米,位于潇水河畔,与闹市相隔不远。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防洪堤有3处垮塌,最长一处近百米。大量石料、土方和护堤栏杆滚落江边,岸上拉起了警戒线,设有“塌方危险、禁止靠近”的提示牌。

一位垮塌处附近以船为家的渔民说,最近一次垮塌发生在5月初的一个深夜,掀起的大浪将小渔船冲到了岸上。有一户渔民原本住在垮塌处下方水面,幸亏提前转移了,不然会有生命危险。

综合附近居民和道县水利部门的说法,滨河路二段防洪堤主体工程自2010年完工以来总共发生5次垮塌,其中今年5月就接连发生两次。有的堤段经修复后,再度发生垮塌事故。

根据记者拿到的有关文件,这一防洪堤于2008年动工建设,由县财政出资,当时要求工程质量为“优”。

早在2011年,道县老百姓就开始在网上反映“防洪大堤垮塌”的问题。当时,道县县委办回复称,将组织相关部门马上对防洪堤进行一次全面仔细认真的排查,拿出隐患整改方案,对存在的隐患一次性整改到位,“确保今后不再发生质量问题,不发生垮塌事故”。

然而,承诺并未“兑现”,防洪堤此后多次垮塌。住在防洪堤周边的居民说,防洪堤本应是“百年大计”,结果一再垮塌,整改重建又“走过场”,一到下雨天,大家“谈堤色变”,不敢来河边。

部分石料手捏成渣,不少石头间完全看不到砂浆

记者调查发现,道县滨河路二段防洪堤多次垮塌,工程质量令人质疑。

首先是石料质量。防洪堤边上原来有一座数十米高的石山,建造大堤主要是就地取材,石山如今被夷为平地。一位参与开山取石的当地人向记者举报称,其中大约20%的石料类似于“风化石”,每吨比市场价格要低20元。

举报人在现场向记者指认,类似“风化石”的石料在大堤外立面和垮塌处横断面随处可以看到。记者随机统计发现,在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的大堤外立面,就有12块这样的石头。这些石料大部分用木棍一戳就碎,有的直接用手可以抠下来一大块。用手或搓或捏,有的石块便成为碎渣。

此后,记者又与滨河路二段建设工程指挥部多位负责人来到现场。他们坦言,这种石头是“炭质页岩”,硬度不够,存在质量隐患,容易影响石头间粘连,导致整体结构不稳,确实不应该进入大堤建造环节。

其次是施工过程。工程指挥部负责人称,按照设计要求,大堤要采取“满浆满缝”的砌墙方式,即砌好一层石头,铺一层砂浆。在垮塌断口处,不少石头间完全看不到砂浆。多名负责人在现场表示,并非所有堤段都做到了“满浆满缝”,存在偷工减料行为。

参与防洪堤施工的一位包工头透露,砂浆中水泥沙子的比例应该达到1比3,但实际只有1比5。此外,防洪堤靠近外面的部分是“满浆满缝”,而其他部位则是采用“干浆”砌法。

2011年,道县县委办的一份材料中也指出,造成垮塌的原因,一是施工质量,从现场情况看,个别地方砂浆混凝土施工未达到质量要求;二是填土过快,未完全达到碾压要求,土体较松软,空隙率较大。

在现场,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除了工程质量问题,大堤附近地下排污管建设多次爆破、排水不畅等因素,也是大堤垮塌的原因。

原标题:6年5次垮塌 有的石料手捏成渣——湖南道县一城市防洪堤“豆腐渣”工程调查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