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西南交通大学已对7件职务科技成果的50多项职务发明专利完成分割确权。这些成果包括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中低速磁浮二代转向架等职务科技成果。确权之后,学校相关教授团队与产业园区及投资方达成产业化合作协议,有的项目已开始产生效益。
而在此前,由于成果权属不清,“教授没有股权,学校难以转化,社会享受不到成果”,再多的发明创新也只能躺在专利保险柜里睡大觉。
改变始于今年年初西南交通大学印发的《西南交通大学专利管理规定》,这一文件首次明确学校与职务发明人按3:7的比例共享职务科技成果专利权。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谈起这项改革时说,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西南交通大学将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点纳入成都市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内容。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学校正式出台了《西南交通大学专利管理规定》,全面深入推开权属“早确定、早分割、共享制”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近两年来,成都市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建设和“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为抓手,率先在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通过“建强”“激活”西南交大等创新主体,解决“谁来创新”的问题。
在支持在蓉高校建设的同时,出台多项相关政策,充分调动川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积极性,让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
两年前,成都市就出台了推动“校院地协同创新”的相关政策,实行高校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分配权“三权改革”,西南交大等成为改革的试验者和受益者。在总结前期探索经验的基础上,今年6月,成都市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十条”,明确提出专利成果的发明人可享有科技成果转化不低于70%的股权。据了解,这是国内首次触及科技成果所有权这一“敏感问题”。
据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新十条”的第一条就涉及科技成果所有权,就是要促进科研人员缩短研究周期,关注长期效益。在科技成果产生之后,让科技人员拥有超过70%的股权,账算明白了,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多出成果、适应市场、做大蛋糕。
在破除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禁区”的同时,成都市打破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打通校地协同创新通道。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和方向,成都市鼓励科研院所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信息安全、核动力、新型显示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等领域推进原始创新,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为此,成都市日前出台相关政策,市级财政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每个产业技术研究院投入不少于2亿元;给予每个产业技术研究院最高5000万元的运营补贴;推动在蓉高校院所与区(市)县共建环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区,最高给予高校院所1000万元引导资金。
一批科研院校加快跟进步伐。西南交大抢抓成都建设世界轨道交通产业之都的重大契机,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去年10月,西南交大和成都市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环交大智慧城”,布局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等科技集群。今年8月,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联盟成立,成都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强。
成都还先后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在蓉高校签订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以持续巩固强化网络安全、高分子材料、微电子、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口腔医学等学科优势。以电子科技大学为核心,成都正与其共建“一校一带”,通过联合共建合创空间、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园、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金,以“互联网+”为核心共同打造“中国硅谷”;以四川大学为核心,将共同打造环川大创新创业“三带四区一城”,推动建设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区,培育创新创业群落。日前,四川大学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签约,共同建设“成都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示范园”,打造“世界级”的生物医学材料中心。
被调动起积极性的不仅是在蓉高校。清华大学近5年已与成都签署技术合同180多项;由清华大学程京院士领衔的博奥公司正在成都打造全国最大的生物芯片生产基地;清华大学在成都建设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已投入运转。在谈到成都的创新环境时,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程建平说:“无论硅谷还是中关村,国内外的创新中心无一不是大学与地方政府和产业界紧密结合、协同创新的结果。”
中科院成都分院、核动力研究院等也成为成都市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最新的合作伙伴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月30日,成都与北航在蓉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投资114亿元,全力打造“一体两翼”的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成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也将因此进一步强化。
目前,成都已基本形成三个层次、较为优化的创新空间,即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的创新“源创区”,依托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经开区三大产业板块建设的创新“引领区”,以及依托各个层级的产业园区建设的创新“拓展区”。
(原载《经济日报》2016年9月22日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