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成都取消调整了56项行政审批项目,成为全国同类大城市中保留行政审批项目数量最少的城市之一。目前,成都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已减少到不足百项。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在城市治理中,成都将坚持依法治理、系统治理和智慧治理,加快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进城市。在系统治理方面,成都将加快转变自上而下、一元单向的传统管理模式,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提高‘放’的含金量,加强‘管’的有效性,促进‘服’的便利化,我们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
成都今年取消调整56项行政审批项目
取消行政审批30项
下放管理层级13项合并2项
暂停审批11项
行政许可运行制度体系 “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 2017年建起
今年8月,成都决定取消调整56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行政审批30项,下放管理层级13项,合并2项,暂停审批11项。
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中,包括省级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审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备案登记、民办教育机构(中等)校长变更审批等。外国人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进行野外考察、拍摄电影、录像审批等审批事项,将从成都市级部门下放至相关主管部门。餐饮服务许可、食品流通许可则将合并成为食品经营许可,由成都市食药监局负责审批。
“提高‘放’的含金量,加强‘管’的有效性,促进‘服’的便利化,我们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据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主要围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改革。
我市于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实施〈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2016版)〉的通知》,制定出台了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通过在全市范围内规范行政许可事项、规范行政许可流程、规范行政许可监督评价、规范行政许可服务标准等手段,建成涵盖“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的行政许可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价体系。力争到2017年底建立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行政许可运行制度体系。
“五证合一” 持续降低企业准入制度性成本 激发企业活力
9月1日,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窗口工作人员,向四川西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办证人员核发了首张从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发出的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营业执照。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对企业而言,既没有新增任何申请材料,也不再需要去社保部门和统计部门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节约了办理证照时间,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该公司办证人员表示。
根据规定,“五证合一”将全面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请人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由工商部门向申请人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取消了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的发放、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
“简政放权,‘简’的是束缚市场主体的‘无形枷锁’和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有形之手’,‘放’的则是企业活力、发展动力和全社会的创造力。”市编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商事登记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手续大大简化,有利于持续降低企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了简政放权的“含金量”。
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近期,市工商局还将重点推进两项改革,一是放宽企业名称登记限制;二是推行网上自主查询是否重名和网上申报核名。
责任清单 今年年底向社会公布 让政府部门“有权必有责”
市编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宽进’之后,我市将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改进监管工作方式,创新监管理念,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改革等具体措施。”为了厘清各级执法权限、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整合执法队伍等举措,有效彻底破解“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难题,我市正全面开展加快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扎实推进武侯、成华、双流、彭州、崇州、金堂6个区(市)县全面启动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
目前,彭州等地在部分领域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市委编办在推进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正认真梳理改革试点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总结提炼改革试点的经验做法。下一步将结合总结推广改革试点成果,统筹研究谋划制定出台全面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行政执法新体制。
我市目前已完成对市教育局、市司法局等30余个单位5000余项责任清单的审核工作,并将于今年年底向社会公布责任清单。“责任清单的公布实施,有利于建立起系统完善的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追责的部门责任落实机制。”市编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真正让政府部门“有权必有责”“法定职责必须为”。
●市民心声
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共建美好家园
2015年成都榜样 姚庆英
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支部书记姚庆英在当地人气很高,她完善了“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由村民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村监事会监督、村规民约规范、经济社会组织和党员群众参与。一来二去,村里形成了一股“大家的事我关心,集体的事我参与”的风气,办事效率高了,村里吵架斗气的事少了。
当知道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大力激发市民的城市‘主人翁’精神,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培育”,姚庆英发自内心地赞同。她说:“调动大家积极性,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体系,才有可能办事速度快、效果好。比如村里要新建一些设施,有的村民是价格谈判组的,有的是监督组的,还有的是账务组的,每一笔开支都要向村民公示汇报,大家齐心协力办大事,家园就更美好。”
●专家点睛
简政放权激发企业活力
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 李蔚
“中央多次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成都减少审批、简政放权的系列措施,正符合这一发展方向。”在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李蔚看来,审批流程的优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和项目投资步伐的加快,“以前盖100个章才能通过,现在几个章就行了,对企业来说,能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李蔚表示,一个项目的审批如果耗时较长,可能就失去了及时与市场对接的最佳时机。相反,审批加快了,转化为效益的速度也就加快了。此外,现在的政务服务中心几乎涵盖了所有服务,避免了办事者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