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辩解
“这件事的起因,原本只是闹分手”
另一方面,据此前联系上张某恩亲友的媒体报道,事情并不像大家表面看到的那样。“这娃儿(张某)多乖,朋友之间还拿他当孩子们的榜样。我们都认为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据该亲友说,张某恩和当事女生是男女朋友,都来自成都,高中时一起出国。这件事的起因原本只是闹分手,当时张某恩以为“随便说一说没什么问题,不知道国外法律的利害关系,结果就发展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
昔日好友
“他开朗、幽默,很难相信变成这样”
对于张某恩的现状,曾和他交往比较密切的校友李哲凯(化名)表示完全不敢相信。
“他是一个很开朗很幽默的人。”李哲凯说,在大一时,他和张某恩互动较多,在他的印象中,张某恩的社交生活很正常,自理能力也很强,经济条件也不错,很快就适应了异国他乡的生活,“还曾教我怎么寄邮件。”
“他曾在学校食堂打工一个学期,帮人做三明治。我也曾打工,但最后没坚持下来,但他坚持下来了,当时挺佩服的。每天工作三四个小时,还有学习的压力,真的很辛苦。”
此后,因换宿舍和学业的关系,两人互动逐渐减少,最近一次见面是在一年前。
“2015年2月吧!当时我送他一个东西,他开车过来拿的,车上有个女孩,但不确定是不是涉案的女孩。”李哲凯说,他之前听张某恩说过,有个女友在得克萨斯州,还曾专程坐飞机去看她,“车上这个女孩应该不是他之前说的女朋友。”
李哲凯说,尽管最近一段时间联系不多,但他还是不时会看到张某恩的朋友圈,“挺正常的。我之前失恋,他还来留言安慰我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李哲凯表示,据他了解,张某恩并不是学霸型留学生,但人很聪明。同时他希望大家在庭审结果出来前保持克制,不要对双方当事人及其家人造成更多的伤害。
据了解,事发后,伊利诺伊大学采取了新的措施,目前已启动背景审查制度,所有申请该学校的国际学生需通过美国国务院的背景审查。
伊利诺伊州大学香槟分校中国留学生会相关人员对封面新闻记者表示,会有中国学生去参加张某恩的庭审,在案件有确切进展和消息之后可能会有表态。
心理学家
留学生的压力其实很大
较容易导致心理上的问题
针对张某恩案,西南交大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宁维卫教授表示,“如果目前披露的信息属实,确实很令人遗憾。他的心理,可能出现了障碍或疾病。”
宁维卫说,目前中国有大量学生留学海外,年龄也越来越小,涉及留学生的负面事件近年频发,应引起留学生群体和家长们的警醒。
“留学生的压力其实很大,要融入文化、习惯完全不同的异国他乡,还有语言和学业上的负担,其实比较容易导致心理上的问题。”宁维卫说,根据他的经验,留学生群体最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我封闭,这样的环境下,一些不良的东西很容易对他们造成影响,“特别是一些包裹着刺激外衣的不良事物。”
宁维卫建议,中国留学生会应致力于帮助留学生们沟通,互相帮助并对压力进行疏导。留学生本人也应努力与外界交流,并通过合理途径释放压力。
“还有就是加强留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出国前应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对家长,宁维卫建议不要盲目将留学作为一件好事,应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
教育专家
有些中学国际班忽视学生个体发展
张某恩事件折射留学心理干预缺位
成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留学资深从业人士对张某恩事件表达了强烈的隐忧。张某恩毕业于成都一知名中学国际班,再申请到美国知名大学,外界看来他的经历似乎是充满光环的坦途,然而为什么名校毕业生出国后行为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留学心理干预的缺位。这位从业十年的留学人士分析说,一旦进入国际班就意味着脱离中国正规教育体系,而不少国际班举办者为与中学合作的留学中介,他们在办学中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学生课业中充斥大量刷题和语言培训,而海外生存能力训练、学生的个体发展、心理健康状态则被忽视。而高中阶段的孩子正是最需要心理干预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某些个体成长中的性格缺陷或隐忧被忽视或者说被无视了,当孩子出国后,陌生环境、文化的不适应,再加上与亲人的远离,曾经隐藏在他完美人设后的阴暗面就会暴露出来。“张某恩只是其中一个。”
原标题:成都留美学生涉性侵、盗窃、虐狗、严重伤害他人等15项刑事指控再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