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蓉平:敦煌艺术大展为成都带来什么?

2016-12-27 20:16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廖雅莉   责任编辑: 马兰

一次文化大展,能为一座城市带来什么?

12月26日,“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开展仪式在成都博物馆举行。

规格之高,是这一展览的最亮特点:汇集丝绸之路沿线70余家文博机构200余件(套)精品文物,其中三分之二都是一级文物,是各博物馆镇馆之宝,堪称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敦煌文化艺术大展。

然而,“规格”并非这次大展的唯一亮点。通过敦煌艺术大展,成都让人见识了什么叫“围观”,什么叫人气。特别是一座人气城市的“人气”,那就厉害了。

今天,展览向公众免费开放,而就在今天早上,距离开馆时间足有半个小时,成都博物馆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要知道,今天可是周二,非周末时间。排在第一位的小伙子,家住犀浦,而犀浦距离位于天府广场西侧的成都博物馆直线距离就有20多公里,为此,小伙子早上六点就起床了。成都人的观展热情让人咋舌。在一号展厅,“石窟精粹 蔚然大观”8个复制洞窟的门口已经开始限流,负一楼两个展厅也传出人流压力也很大。博物馆方面甚至已经通过媒体喊话,说是这次展览持续时间将长达4个多月,建议市民错峰出行,合理安排观展时间。另外,主办方为本次大展配套了20余场专业讲座。首场讲座名额已经一抢而空,而不死心的候补观众数量却仍在持续增长中。

为什么一个文化类展览会如此之火?

一来,是这次展览抓准了成都人的文化认同感。正如成都博物院院长王毅所言:茫茫丝路,不管是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跟三条丝绸之路都有关系的区域,那就是天府之国,就是成都。这次大展中,成都元素无处不在。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一级文物鎏金铜斛为东汉建武二十一年成都造,上斛下盘,通体鎏金,折射出当时成都制造业的发达;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一级文物唐代黄色龙纹绮则是成都双流产,双层联珠作团窠环,主题纹样对龙;来自云南省昭通市博物馆展出的东汉蜀郡铁锸也是成都造,是研究成都经济文化对西南地区影响的重要参照物。以丝路穿越蜀道,古代成都与世界连通。一条丝路,链接着成都最辉煌的历史一页,也延续着成都的历史文脉。

二来,是围绕这次大展,成都宣传部门、各主办单位以及当地媒体进行了全方位的推广宣传。大展开始之前,成都最有名的媒体“成都商报”就一口气推出两个整版进行报道,其他媒体也齐头跟进,火力全开。另外,成都发布、成都文广等官方新媒体也大张旗鼓地广而告之。这样的推广力度,要不把这场展览推到家喻户晓都难。

无论是对展会推广的全力投入,还是对文化认同度的全力挖掘,一个背景,就是成都眼下正在大力推进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今年4月,成都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其中一项重要的国家任务,就是加强西部地区文创中心功能。对此, 9月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12月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则把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作为核心内容纳入了最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世界文化名城如何建?成都的路径是:围绕“两力”构建“五大体系”。即围绕提升成都独具特色、区域文化特征明显的历史文化魅力,彰显成都城市品质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文化活力,以提升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品质,形成音乐诗歌之都、非遗之都和博物馆之都三大城市文化品牌,构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城市,推动文化走出去、引进来和创建西部文创中心城市五大体系为支撑,谋划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眼下,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成都,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目标下,向综合型的“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迈进。 一方面,不断增强文创产业支撑、加快塑造城市文化空间,不断推出重大文创活动,以此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文创要素集聚,激发文创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强化政府全方位支持和营造全民参与氛围齐头并进,在成都全城进一步激发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软实力。

显然,此次敦煌艺术大展,其意义不仅是成都的重大文创活动又多了一个。通过此次大展,在向世界展示成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同时,也为所有市民提供了一次重温成都历史辉煌的良好契机,正是对城市文化自觉的唤醒,对城市文化自信的增强,成为成都激发全城文化自觉,营造全民参与氛围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今年秋季,成都举办了“2016首届成都国际音乐诗歌季”,历时一月余,吸引了超过500万人次参加。而这次敦煌艺术大展,时间将持续到明年4月,将吸引成都市民多少人次参与?我们拭目以待。

原标题:蓉平:敦煌艺术大展为成都带来什么?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