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音乐节。
省图书馆新馆外观。
武侯祠大庙会。
国家级非遗项目(甘孜传统舞蹈)真达锅庄。
四川着力打造的“四季”音乐节活动。
内江烙画文创产品。
三星堆博物馆综合馆。
文化强省,四川交出靓丽答卷。我们选择了四川文化的4个剖面,通过一组组扎实的数据和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可以看出文化正在为推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做出自己的贡献。
点击:文化惠民
以人为本 文化惠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数据:截至2016年6月,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203个、文化馆207个、综合文化站4375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5.2万个,努力构建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省5100个美术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以人为本、文化惠民,几年来,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已经凸显。
整合多方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我省率先在全国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19个省级部门共同参与,有力地提升了资源整合、统筹协调的工作效力。
文化惠民助力精准脱贫,公共文化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着力把公共文化工程项目与城乡统筹、富民安康及牧民定居等重大民生工程紧密结合,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大力支持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通过“一馆一团一车”“汉藏文化交流”“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市民艺术学校”等一系列公共文化品牌活动,保障农民工、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使基层群众零距离享受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打造多元服务主体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三大文件,明确了“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菜单式服务模式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规范化购买机制,建立了“统筹推进、科学评价”的一体化保障模式。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力不断增长,一大批非国有博物馆、民办公助图书馆、农民文化大院、村民自办综合文化中心、农民工文化之家、留守儿童文化中心等新型文化阵地在全省遍地开花。“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实现了多个基层部门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创新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组建文化志愿者协会和团队200多支、文化志愿者5.3万余名,社会力量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更加多元。
原标题:四川文化的4个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