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四川文化的4个剖面(2)

2017-01-18 07:42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点击:文化产业

提质增量文化产业实力大提升

数据:全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全系统全行业实现增加值260亿元增加到2016年近600亿元。

过去几年,我省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在西部具有明显优势,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已成为了我省集聚度高、竞争力强、特色产业群兴起的优势产业。

发挥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成都市、绵阳市),国家级动漫游戏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

我省文化资源丰厚,在这样的先天优势下,针对各地特色文化在全省规划建设了28个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找准了适合四川文化产业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大力推动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形成文化产业试验区、文化产业基地,辐射带动中小城市特色文化街区和产业项目集聚发展的格局。推动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储备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品牌项目,培育一大批具有四川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文化品牌。

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设立了文化产业品牌扶持资金,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品牌建设、展示、推广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等项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扶持和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民营文化企业、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走出去”重点扶持项目效果尤为突出。近百个项目进入国际市场。

做强服务平台保障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产业投融资体系不断健全,与多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全省文化产业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服务平台。

通过各类全国性文化产业会展平台,做好活跃文化产业项目交易,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等工作。大力开展文化产业贸易合作,发挥四川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四川省内外优秀企业和项目参与各类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参加中国(深圳)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等会展,为企业搭建项目推介服务平台。

同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制定下发《四川省推动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工作。推动各地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工作深入开展。完成综合执法机构整合组建,综合执法监管效能全面增强,保障市场的繁荣有序。省文化厅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办案有功单位,被列为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保障重点项目,编写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训练考核大纲等执法经验被文化部向全国推广。

点击:文博

让巴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场景:1月5日,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正式展开水下考古发掘。未来,公众有望在彭山专门修建的博物馆内看到和明末张献忠有关的文物。

在四川家门口,公众还直观感受到文博界的又一盛事——“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举行,来自敦煌的艺术品以及全国的国宝级文物,让四川人享受了一场免费的文物饕餮盛宴。

最近几年,四川一直把文物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不仅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成效,冰冷的文物通过展示利用,也正在融入现代生活。

保护+展示让文物“活”起来

2016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事实上,最近几年,四川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去年底,三星堆、金沙、城坝等9处大遗址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保护展示工作稳步推进。蜀道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基础工作取得实质进展,成都老官山汉墓等考古发掘还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不仅如此,川渝石窟文物保护项目已初步纳入《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泸县方洞石牌坊村等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和邛窑等大遗址保护示范工程,也已具雏形。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成都博物馆等一批重点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持续的几次大展让公众充分感受到文物魅力。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与预防性保护也齐头并进:2016年底,全国首个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区域中心在四川博物院建成,文物保存环境大为改善。

多项工程助力文化传承

在去年的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上,抓好资源传承保护,让优秀传统文化惠及民生被再度提起。未来,多项文物工程值得期待。

截至目前,省政府已累计公布文物保护规划87个,让文物保护有了科学的实施计划。随着三星堆遗址等9处大遗址被列入“‘十三五’期间重要大遗址”,文化遗产成为地方政府和文物部门的一件大事。去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编制的《邛窑遗址保护规划》项目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金尊奖”,即将首期开园的邛窑遗址公园将探索在保护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蜀道申遗自3年前提出后,各项工作一直稳步推进。近日,蜀道申遗文化遗产点遴选专家咨询暨工作推进会成功召开。随着遗产点的敲定、保护工作的推进,蜀道申遗离目标又近了一步。而配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乌东德水电站等基本建设的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也正在扎实进行。尤其省内首次开展的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有望引起轰动。

为了充分统筹巴蜀文化传承资源,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已经落户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以武侯祠为代表的全省各地的三国遗迹,将挖掘出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点击:非遗

非遗开出绚丽之花

场景:春节之后,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即将迎来文化部评估。自“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保护区经过8年建设,成效显著,其中的不少经验有望全国推广。

作为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四川各级政府十分重视非遗保护。“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在这个工作方针指引下,不仅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取得阶段性成果,非遗传承人培训更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化生态保护区重建羌族精神家园

理县桃坪羌寨,杨家大院主人杨登富总会给每一个前往参观的人讲解羌寨历史。“‘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我们的房子还是受损了。没想到后来不但房子维修成原来的样子,我们羌族的民俗文化也得到很好的抢救。”

借灾后重建的发展机遇,四川开始积极推动羌区非遗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据介绍,保护区启动的文化生态灾后重建项目多达178个,总投入29.7亿元,茂县古羌城、茂县非遗展示中心、北川民俗博物馆等具有羌族特色的非遗基础设施拔地而起;包括桃坪羌寨在内的一大批羌寨修葺一新;羌年、羌绣等非遗传习中心纷纷建立,让古老的羌族非遗得到保护和传承。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面积大、文化形态多样。在保护区开展的大规模文物及非遗普查,采取抢救、收集、记录、保存等系列措施。与此同时,《羌族文化传承人纪实录》《羌年》等影音、图书出版物,让羌族文化遗产进行了另一种展示和传播。

“如今的保护区内非遗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透露,“羌年”如今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羌族特有的、最具精神象征意义的鲜活文化形态抢救保护起来,让羌族群众重拾文化记忆、重建精神家园。”

传承人培训为非遗注入发展动力

不止羌族文化,四川一直都在探索如何更好推进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2016年,省文化厅大力实施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输送了23名蜀锦、蜀绣、成都银花丝、成都漆艺等具有较高技艺水平和设计能力的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参加高校举办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班,同时还在省内三所高校开展了四川省非遗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让360余名非遗传承人得以“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

2016年6月,“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四川省首批普及培训成果展”举行。羌绣、蜀绣、绵竹年画等项目精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当年9月,蜀锦、蜀绣、绵竹年画、羌绣、道明竹编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优秀学员作品及项目精品亮相山东“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再度获得了文化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观众好评。

2017年,《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有望由省人大颁布实施。届时,地方立法将更加坚定地为非遗保护保驾护航。

□杨阳图片由省文化厅提供

原标题:四川文化的4个剖面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