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美丽四川建设,强调要把绿色发展作为四川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闭幕大会上,市委书记唐良智同志再次提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目标,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在“变美”的道路上成都正阔步向前,而提升城镇绿化品质便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按照中心城区“一区两环、十五廊七河、多园棋布”的总体绿化格局,我市将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合理”的原则,加快改造、完善、提升中心城区骨干通道、滨水绿道、重要节点、重要广场等园林绿化景观。同时,将通过发展立体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丰富城市空间绿色层次。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十城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
推进城市立体绿化建设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
“立体绿化在基本不占用土地的前提下,可起到拓展绿化空间、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等多方面作用,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获悉,按照《成都市园林绿化条例》和城市绿化“全面增绿、应栽尽栽、见缝插绿”的要求,我市正着手起草《关于推进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公共机构所属建筑,在符合建筑规范、满足建筑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实施屋顶绿化。”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计划以适宜进行垂直绿化的市政设施建筑墙体、地铁通风设施、道路护栏、立交桥及高架桥桥体等建筑、构筑物为重点,在确保设施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实施各类立体绿化,主要包括墙面绿化、桥柱绿化、围栏绿化、沿口绿化(高架沿口、人行天桥沿口)等。各类市政设施立体绿化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应与市政设施建设同步进行,原则上由所属市政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此外,还鼓励社会单位和市民在符合建筑安全荷载和防水处理的前提下,按照《成都市立体绿化导则》,在工作和生活区域开展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和阳台绿化等立体绿化建设。
行道树增量提质 科学配置乔灌草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充分发挥城市绿化降尘减噪的生态功能,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今年1月,我市启动了“城市绿化增量提质”专项行动,并制定了《2017年中心城区行道树增量提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2017年春季植树以城镇行道树、街头绿地、小游园绿化增量为重点。以“全面增绿、应栽尽栽、见缝插绿”“能乔则乔、能灌则灌、能草则草”为指导,重点突出增量。
此次专项行动主要包括:全面梳理城区道路绿化带(包括分车带、人行道)现状,排查可增绿、可补绿的绿化增量空间;结合街头绿地、公园、小游园等景观环境梳理,在不破坏原有景观的前提下,增加乔木数量,提升绿化总量;梳理墙边、滨水防护林绿地可栽植空间,按照增量的原则,科学配置乔灌草,体现景观特色。
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全市增绿行动将统筹协调园林、城建、交通、水务、卫生、教育等众多部门联合开展,着力抓好城市公园绿地、公共绿地、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地、水系绿地、医院和学校绿地的增量提质。
此外,春季植树阶段,各区(市)县还将进一步增加植绿点位数量、扩大植绿点位规模,并组织发布群众义务植树点位信息,义务植树认捐、认建、认养点位信息,开展群众性义务植树活动。同时,还将有针对性地开展驻地企业单位、志愿者植树主题活动。记者 王琳黎
延伸阅读
“到2020年,成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从市绿委办了解到,《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行动方案(2016-2020)》(下称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印发,方案部署了成都近5年的绿色行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直辖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在2016年10月,我省印发的《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明确划定13个红线区块,总计19.7万平方公里,占四川面积的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