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
留在老家 如释重负
“我在北京过得不开心”
父亲沮丧地离开,留下来的小易却如释重负。
在父亲走后的第三天,奶奶把他送到了当地的镇中心小学。父亲坚持要带走他的理由之一,还包括“担心儿子在老家没人管”,但小易觉得,自己能把自己管好。
回到老家小学很开心 专心重读六年级
现在,每天早上6点过,天还没亮,小易就要往学校赶,从家到学校约有3公里路。小易的奶奶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回到老家学校的小易比以前更爱学习了,晚上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下周开始,他还要上晚自习,然后走路回家。小易说,虽然辛苦,但他会珍惜这个机会。班主任周盛洪说,小易才来班上几天,看得出他上课挺专心的。
小易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本来该读初二了,但因以前曾去北京读书,中途辍学,加上直接上初一可能学不走,所以还是从六年级“重新开始”。
在班上,他比其他同学都要高出一截,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与班上同学比起来,他明显要沉稳一些,同学用粉笔丢他,他也不生气,只是笑笑。
他说,以前在老家的同学都读初二了,他们也经常见面,老同学开玩笑说他是个“小学生”,他也不生气,因为能回到学校他就很高兴了。
他跟班上的同学玩,也跟老同学玩,打乒乓,做运动。奶奶证实,孙子回来上学后,没有去打过游戏,“每天早上去学校,中午留在学校吃饭,下午放学又回家。”
小易说,现在还没有考过试,不知道自己的成绩与同学们比起来是什么水平。
在北京过得压抑不自由 辍学成“宅男”
一问到在北京的生活,小易就有些迟疑,语气也黯淡下来。
2012年夏,小易在老家读完四年级就跟父亲到了北京,刚去北京时,他进了一所农民工子弟校,规模不大,“还不如老家的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班上的学生都是随父母从外地来的。
小易说,他在北京过得不开心。学校上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老师管理也不严,上课时同学打闹时有发生。同学见他是新来的,曾欺负过他,取笑他,还有同学打过他,并且不带他一起玩。在北京上学时,他每天上学放学,就“从家到学校笔直地来去,一个人走路。”
他更喜欢老家的学校,“老家的学校管理得要严格些,课程还要学得全一些”,会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等七门课。小易在北京读了五年级、六年级,他觉得自己的成绩越来越差,以前在老家“成绩也算一般”,到了北京的学校,“渐渐地就学不懂了,也就不想学了。”
小学读完,小易没有继续去读初中,就待在了家里。父亲搞活动,他就去现场帮忙做些布置。母亲在一所幼儿园做饭,他有时也会去那里帮帮忙,其余时间就待在家里。
他说,他们在北京住的地方是一个城中村,不算繁华,但也有商城游乐场,但父母忙工作很少带他去,他也没单独去玩过,“去的话也是瞎逛,一个人都不认识。”他只有待在家里,但待在家里,父亲又会时常吼他,说他什么都不做。
小易对此有些不满:“我实在不知道在家里能做啥,(在北京)把自己都待成一个宅男了。在老家多好啊,一切都是熟悉的,我喜欢去串门,跟同学朋友一起玩。”他认为自己在北京过得有些压抑和不自由。
后来,小易还打了一年工,就在母亲做饭的幼儿园,“帮忙给小孩打饭,打水,冬天加个煤什么的。”小易说,小时候他随爷爷奶奶长大,到小学四年级时,他都一直在老家,跟父亲见面的时间并不多,“父亲脾气不好,我有点怕他。”
父亲
良苦用心 儿不领情
在北京能受更好教育
既然儿子不喜欢北京,父亲又为何如此坚持?电话那头,老易直叹气,“这个孩子非常倔。”
老易说,他并不是不想让儿子读书,反而希望孩子多读书。这也是他坚持要带孩子去北京的最大原因。“在外面打拼这么多年,我很清楚没有知识的难处,我何尝不想让他多学点知识。”
“外面竞争那么激烈,没本事怎么生活”
小易的奶奶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当年家里贫困,二儿子(老易)只读了个初中。刚去北京时,他在一家纸箱厂打工,工资才两三百块,打工十来年后才开始自己做点生意。这些年过来,老易每年回家都来去匆匆。现在身体又不好,有糖尿病、高血压,但他一接到业务,为赶工还要干通宵。说起老易,老人一声叹息,“要供两个娃儿读书,他压力大啊。”
对于儿子当年的辍学,老易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两年前小易小学毕业时,考得很不好,自己不愿再读书,他拿儿子没办法,便专门从网上买了初一的课本,让小易在家学习,他觉得孩子至少要把文科多学点,多认点字,“然后学点技术,上个技校、培训学校,以后能有个谋生技能。”
“但这孩子不听话,就是不愿意在北京读书。”因此,他只好让儿子帮忙做点事,知道挣钱的艰难。对此,老易的总结是:这么多年没在儿子身边,多少没有“管教好他”,以至于他现在不听自己的话。“在老家,爷爷奶奶对他要求不会那么严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了。”他为此很着急,儿子十五六岁了,得学会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本事,“现在外面竞争那么激烈,没本事怎么生活?”
因此,虽然儿子成绩一般,但老易仍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能通过读书升学,当然是最好的出路。至于说读技校学技术,那肯定是退而求其次的打算。”这一次,他在火车站也再次告诉儿子,到了北京就安排他去上学,读初中或技校都可以,但儿子坚称只愿意在老家读书。
把儿子带在身边
也可以更好管教
对比之下,在北京生活了20年的老易认为:老家教学条件有限,农村学校的环境和师资肯定都会差一些。不过,在北京读书也不易,因是外地人,公立学校很难进。他最终为儿子选择了私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他承认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条件确实要差一些,但他了解到有时会有清华、北师大的学生来校援教,怎么也比老家的学校好一些吧。
另一个考虑就是,“把儿子带在身边,也可以更好地管教他。”老易认为,要是留在老家,儿子现在渐渐大了,父母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没办法更好地照看他,也越来越管不了他,“万一他跟别的孩子去打游戏,学些恶习怎么办?”
老易感叹:儿子对他的“良苦用心”不领情,他也不知道怎么再去与儿子沟通。而小易的抱怨与父亲相似,他说父亲根本不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与父亲沟通。他说,他其实非常想读书,他的计划是最起码也要读完初中。如果成绩好,他愿意继续好好读书,如果成绩不好,再考虑其他的。
原标题:父子“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