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李劼人和他相约:死后同葬成都沙河堡

2017-03-22 07:32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王光祈在温江区的故居。

王光祈在温江区的故居。

四川音乐学院内的王光祈之墓。

四川音乐学院内的王光祈之墓。

 李劼人(最左)、曾琦、王光祈(最右)合影,摄于1918年。

 李劼人(最左)、曾琦、王光祈(最右)合影,摄于1918年。

作家李劼人在少年时期,曾与一位同窗好友相约,死后同葬成都东郊沙河堡。后来,这位同窗客死德国,李劼人实现诺言,将好友的骨灰接回成都,直到下葬前,李劼人将好友骨灰存放在自己家中长达5年之久。李劼人的这位同窗好友名叫王光祈,他为何让李劼人如此厚待?

地理坐标: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东街社区社学巷6号,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王光祈旧居。——成都历史老建筑系列④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东街社区社学巷6号,一棵高大的香樟树以它伞盖一般的树冠,遮住一座小四合院。这座木质墙体、青瓦盖顶的院子,就是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王光祈曾经念私塾的读书处,这座王光祈旧居,被列入成都市第四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如今的私塾还剩两排正房,房屋主体全由木头打造,门口立柱和墙上,布满了虫蛀的小孔,这是100多年岁月留下的痕迹。正房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小时候的王光祈或许就在这个天井里,和其他学童一起嬉戏玩闹。

1902年,年仅10岁的王光祈被母亲送到社学巷私塾学习,王光祈在这里一呆就是5年。当年的私塾先生名叫黄玉珊,是当地一位学识渊博的儒生。

年幼的王光祈与其他学童有些不同,他在9岁前就读完了《三字经》和《百家姓》。不仅如此,他还是个音乐迷,童年时就会吹箫奏笛。多年的国学浸淫和音乐底子,为王光祈后来人生中取得的成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中学同窗相遇

从“互不待见”到引为知己

1908年,16岁的王光祈走出社学巷私塾,考入当时的四川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丙班。隔壁的丁班有一个名叫李家祥的学生,他就是后来名满全国的作家李劼人。

第二年,李劼人因为成绩好被提升到了丙班,跟王光祈成为同班同学。虽是同班,但王光祈和李劼人最初却“互不待见”。“两人因为生活习惯和处事风格不同,几乎没有往来,甚至有所隔膜。”李劼人研究专家郭志强告诉记者。

转机发生在1911年,李劼人读到了王光祈的诗作,“惊其才思之余亦起了惺惺相惜之心”。于是“志趣之交不拘细谨”,二人在这一年里交情大进,一步步成为知己,并一直持续终生。

“王光祈和李劼人同龄,中学毕业后,有段时间两人都没找到工作,都很清闲,经常结伴到少城公园(成都人民公园前身)转耍。”四川省图书馆副馆长、李劼人研究学会会长王嘉陵说,也是在那一段时间,李劼人写出了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在此之后的岁月中,李劼人和王光祈见面和共处的时间并不多,但不论他们是一个在成都一个在北京,还是一个在法国一个在德国,他们的命运始终交织在一起。

北平成都搭档驻

京记者王光祈亲历五四运动

中学毕业后,王光祈在成都流连了一阵之后,不得不回到温江老家,成为一名待业青年。当时的他无论是生活还是精神上,都十分窘迫。“王光祈存银的当铺在辛亥年末的‘成都兵变’中被洗劫,使得全家衣食交困。”钟思远介绍说。

然而祸不单行,1912年到1913年底,先是王光祈的儿子因病夭折,紧接着母亲罗氏不堪打击与世长辞,时隔不久,王光祈的女儿也因天花夭折。接二连三的丧亲之痛后,第二年春天,王光祈决定走出家门,施展自己的抱负。

途经泸县(今泸州市)时,王光祈与当时在此工作的李劼人短暂相聚。分手后,王光祈赋诗一首以表心志:“千载忧难已,深宵剑自鸣;直行终有路,何必计枯荣。”

出川后的王光祈去了很多地方求职,最终在北平清史馆谋得书记员一职。此时的李劼人已回到成都,担任《四川群报》主笔。李劼人便聘请王光祈做了该报驻京记者。

此后数年间,李劼人又参与创办《川报》并出任社长兼总编辑,王光祈又成为《川报》驻京记者。李劼人和王光祈成为一对搭档,共同报道了“五四运动”等众多历史事件。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王光祈不断把北平的情况写成报道,用电文发回成都,亲身经历了五四运动全过程,同时也号召四川青年声援北平。李劼人也在王光祈发回成都的报道前添加按语,表明报纸的态度。“五四运动在四川的传播,跟他们俩有很大的关系。”王嘉陵告诉记者。李劼人的妻子杨叔捃曾撰文写道,“王光祈的报道在当时的成都投下了一个大的爆炸弹”。

原标题:李劼人和他相约:死后同葬成都沙河堡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