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好家规代代传承 劳作之余 不忘教育

2017-03-22 09:31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王万春介绍家族的家训家规

成都市郫都区唐元镇,居住着一个传统的农耕世家——王氏家族。王氏的后人,近的散布在郫都区唐元镇、三道堰镇、新都区、彭州市等地,远的居住在北京、甘肃、新疆、辽宁、贵州等省市区。

王氏家族培育了一大批人才,尤其是近三四十年,王氏家族十二代、十三代、十四代中有15人考入大专院校读书,其中硕士研究生一人,妇产科专家一人,教师6人。王氏家族耕读传家第十二代传承人王万春1949年11月21日生,退休前曾任郫都区唐元小学文科教研员、图书管理员、党支部书记等职。他说,就是“穷不丢猪,富不丢书”“礼让”“勤俭”“谦逊”“和谐”“友爱”等家训成为影响他人生的最大一笔财富。

祖辈故事 自古不忘教育

王万春告诉记者,郫都区王氏家族,祖籍在江苏省吴县,在距今300多年前的清朝顺治年间,王氏家族始祖王应升搬迁至现郫都区三道堰镇青杠树村临水而居。

清乾隆五十九年,由于人口兴,六世族人兆瑞公迁至现郫都区古城镇水梨村租田耕种。清咸丰七年,迁至现郫都区唐元镇福昌村十三社定居置地佃田,过着自耕农生活,直至解放过后。劳作之余,不忘教育、督促晚辈看书习字。清道光二十一年,七世族人王晓航参加郫筒科举考试,金榜题名。清光绪三十年,九世族人王文轩在崇宁县考秀才,在家乡留下仗义疏财佳话。清末,十世族人王家骥藏书万卷,就在自家老宅办起私塾堂,除教育本族人的子女以外,还招收方圆几里的农家弟子入学。教后人遵圣人之道,知礼义廉耻。虽然族中也未出多么显赫的达官贵人,但也广受地方乡绅的推崇与敬重。

上个世纪20年代,王氏族人中5人考入大学,4人读到高中。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十代族人王君槐1922年考入原华西协和大学,毕业后曾任璧山县长等职,清正廉洁,为清除县境匪患,尽职尽责。十一代族人王亨勉1944年考入大学,解放后一直供职于《成都晚报》社。十一代族人王大才1947年毕业于成都列五中学。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县武装部任干事,为革命双目失明,然而身残志不残,自学盲人按摩、盲文,为乡亲服务,教盲文为盲人服务,1960年5月,评为全国盲聋哑先进个人。

王氏家规

“穷不丢猪富不丢书”

仔细翻读、查阅王氏古人遗留下的文字记载,包括了“穷不丢猪富不丢书”“礼让”“勤俭”“谦逊”“和谐”“友爱”等家训。

其中第一条就是“穷不丢猪,富不丢书”的祖训。王万春表示,王氏家族世世代代教育晚辈在农耕之余,重视教育,教育子孙多读书、勤读书,这样家族才兴,代代相传,泽及后人。

现在,王氏家族的后人在每年的清明节,都会邀约聚集到彭州市桂花镇龙头山的祖坟前拜祭祖先。在祭祖仪式上,读家训、说历史,通过先祖艰苦创业等故事,激励王家后人谨记家训,继续发扬传承王氏传统的耕读文化。

王万春从教40年,现任唐元小学退休党支部书记。平时喜欢收藏历史古籍、写作、钻研本地历史文化。编写过《唐元历史拾遗》《中国民俗志,郫县卷唐元篇》《韭黄之乡、生态唐元》《抗战时期的唐元记忆》《九年如一日,情系学生安全》《建设西门口卫星城,搞好乡村文化建设》《百善孝为先——在平凡中彰显》等文稿。

说到王氏家训,王万春坦言,“爷爷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是一名文墨、学识、声望出众的乡村文人,曾经办过私塾,受到大家的推崇与敬重。家训以及爷爷的言传身教是影响我人生的最大财富。”

讲到自己如何传承王氏家规,王万春说:“我经常跟学生说,要劳逸结合,不要死读书,对待家人、朋友,要谦虚礼让。”

“王氏家训对我们后人是一笔拿钱都买不到的财富,只要是我在一天,我就会把王氏老祖宗的祖训继续传承下去。就算有一天我不在世了,还有我儿子、孙子……接力,继续传承。”王万春的女儿研究生毕业后,在青白江区任教,她表示:“父亲对我的教育是我的人生信条,而我的孩子也在通过我接受王氏族家族的好家训、好家规教育。”

本报记者 晨迪 图片由王万春提供

原标题:好家规代代传承 劳作之余 不忘教育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