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贝茨勋爵:收到袭击信息 以为只是演练(2)

2017-03-24 07:31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马兰

亲历者说

被困议会9小时

事发时下议院议员正投票

袭击案发生之时,英国现任国际发展部国务大臣、上议院终身贵族麦克·贝茨勋爵就在议会大厦之内,被困了9个小时才回家。贝茨勋爵曾在中国徒步,因“中国女婿”的身份而被许多中国人所熟知。其夫人为来自中国浙江杭州的李雪琳女士。昨晚,红星新闻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而贝茨勋爵也第一时间讲述了他在议会大厦内的遭遇。

“我当时正在上议院听取东非国家的饥荒报告。”麦克·贝茨勋爵说道。袭击信息是由英国议会通过短信和屏幕的方式发出通报。这正是英国议会为应对恐怖威胁演练多年而形成的良好应急反应。“我们根据平时的训练,快速而冷静地到集合点集合,并等待听从警方的指令。当时我们并不清楚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者这只是又一次演练?”

贝茨勋爵称,事件发生时,下议院的议员们正在投票。他们也听从了指令,暂停会议并停留在议会厅中,直到警方有指令。“我们在会议点待了3个小时,后来听警方指挥和其他议员们在议会大厅进行了汇合,在那里我们又等待了1小时。”贝茨勋爵称,等搞清楚外面究竟发生何事之后,大家都为生命的逝去以及受伤的人们感到痛心。23日,我们还被告知受伤人员中还包括1名中国游客。”

贝茨勋爵称,从很多方面来讲,“我们在议会中的工作就会伴随这类威胁和风险,而我们也为此做了准备,譬如这名袭击者最终被击毙。但外面过往的人们原本只是在大本钟前拍照,享受其美好的假期,但一次罪恶的行为,就令他们的生活永远发生改变。我们与他们一起思念和祈祷,包括那名为了保护我们而牺牲的警察。”

这是一次 “冷兵器随机性 恐袭”

肆意行凶

一辆车、一把刀

袭击者为何能冲破层层安保?

只凭一辆车和一把刀,袭击者为何能如此轻易突破层层安保,并肆意行凶?

红星新闻记者查询英国政府公开资料发现,事实上,英国过去一直允许公民持枪。这一法律主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英国政府允许私人合法持枪。在1987年和1996年两起重大的枪击惨案发生后,英国政府从最初的颁布严格控枪政策,最终于1997年出台法律,禁止私人拥有枪支。因此枪击案在英国极为罕见。

无法持枪,刀和车便成为了袭击者的行凶工具。据外媒报道,极端分子近来越来越倾向于驾车发动攻击,因为“它们成本更低,更容易组织,也更难被阻止。”专家们表示,驾车冲撞的方式可避免花力气获取爆炸物质或武器,还可以由“独狼”实施,不容易被警方发觉。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雇员资深分析师保罗称,人们长期将担忧集中在“更复杂或高科技的恐怖袭击方式”,实际上更应警惕这种非常简单,不需要任何培训即可操作的袭击。

欧洲一家叫做“反恐分析中心”的智库主席对此表示,伦敦的这起袭击似乎正是“这一想法的初步阶段。如今社会的袭击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了。”

反恐难点

反恐难度加大

专家:根源性反恐势在必行

大大小小袭击事件频发,欧洲各国以及外界对于其欧洲安全形势的关注与防范问题成为热门话题。伦敦当地时间3月22日,英国议会大厦外发生一起恐袭事件。造成4人死亡,40人受伤。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傅小强指出,这个案件必须放在欧洲整个恐怖危机威胁上升的大背景下看。英国的警察局、情报机构和内政部都承担反恐的任务,以后英国的反恐任务显然是更加艰巨的,这不再是浅层次的,而是深层次的根源性的反恐。

傅小强同时表示,这次议会大厦袭击者选择冷兵器与车撞的方式,也是英国枪支爆炸物管制严格的客观成果。不过这种新的恐怖袭击手法已经很难通过直接手段控制,就要在恐袭发生的思想土壤环节加以防范。

英国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在英国生活的穆斯林人口较比10年前增长近一倍。数据显示,较之其他欧洲国家,英国民众多数对穆斯林持积极观点。而在2015年掀起的移民流入大潮中,英国却因为收紧的移民政策在难民接纳问题上表现并不突出。

一方面,英国在穆斯林社区去极端化的工作方面还有更多的空间可以挖,进一步从防范本土人口极端化思想的抓手出发,尤其是在控制住恐怖主义的网络宣传以及文化影响方面;再者就是控制外国恐怖分子的流入。“显然,杜绝使用冷兵器的随机性恐怖袭击是社会问题,而不是反恐问题。只能从思想根源环节去操作,而不是从反恐的角度来控制。英国的警察局、情报机构和内政部都承担反恐的任务,以后英国的反恐任务显然是更加困难的,不再是浅层次的,而是深层次的根源性的反恐。”傅小强称。

原标题:收到袭击信息 以为只是演练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