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成都办讲座,倡议“永远的阅读”。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王蒙《青春万岁》
著名作家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凝聚了不少人如诗似歌的青春回忆。4月9日,八旬老作家王蒙来到成都,开展“永远的阅读”讲座,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和对人生、文学、阅读的思考。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王蒙引经据典,风趣幽默,他凝练的思想、诙谐的语言,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和欢笑声,也让大家领略到了这位文坛大家的风采。
“阅读要有思考和判断能力”
王蒙,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19岁时,以一部《青春万岁》进入文坛。在长达60余年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活动中,王蒙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获得第九届“矛盾文学奖”等众多奖项。他的代表作品主要包括小说《青春万岁》《恋爱的季节》《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等几十部,还有大量的评论集、散文集、古典文学研究、旧诗集、新诗集,以及取自英语、维吾尔语的译作。
4月9日下午1点,距离讲座开始还有两个小时,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省图书馆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不一会儿,上下两层的讲座现场座位全部坐满,就连座位的过道、主席台与前排位置的空隙,都坐满了人,还有不少人能“抢”到“站座”就已心满意足。
下午3点,戴着一副金属框边眼镜的王蒙,步伐矫健而不失沉稳,他刚一出场,便吸引了在场所有观众的目光。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王蒙开始侃侃而谈。“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读书,有‘书中自有万担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说法,现在有‘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但不可否认,人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读书也有一个过程,所以王蒙强调,“对待阅读,要有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样,读书才不会陷入迷茫。”
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和判断很重要,但如果只是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而不读书不学习,也会“殆”。在王蒙看来,现在的一些有网瘾的“网虫”就属于“思而不学型”,“他们每天浏览几百条信息,什么讯息都知道,整天琢磨,却拒绝接受知识,拒绝汲取学习,用现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
“既要认真读书又要不断质疑”
“从书里得到的东西是无限的,要把自己培养成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的人才,就不能舒舒服服的读一些段子,那也许会把自己读成傻瓜。”王梦说,书籍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其理想性、高雅性、概括性、直观性、趣味性等会推动人的生活走向更高的境界。书籍承载着千百年来人类对于世界的感知和感想,能够改善和加强读书人的精神品质和精神能力。
通过阅读,能够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自己潜移默化地向好的方向改变。“读书范围越广大越好,不要仅限于对你有实际帮助的那一点儿,有文学修养和没有修养的人能一样吗?要读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书,也要读提升我们的智力、提升能力、提升情商和想象力,提升生活品质的书籍。”
王蒙还提出,读书要有能辨别、能分析、能选择的能力,那该怎么做呢?“恰恰是既要认真读书,又要不断质疑,不断回答这些疑问。”所以,王蒙主张读书要“苦读”“攻读”,要“超前读”,“我进小学的时候就背四书五经,不懂也可以背,背着背着就懂了。”还要广泛阅读外文书籍,“外语一定要尽可能多学一两样、三四样,真的其乐无穷啊。而且读外文书,你只要懂35%左右,就可以开始阅读了。不要低估自己的智商,就像你谈恋爱的时候,你也不完全听得明白别人的话啊。”
在近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王蒙旁征博引,语言幽默,现场发出阵阵会心的笑声和掌声。到了最后的现场互动环节,对于网络信息时代真正的大作家越来越少的提问,王蒙坦言这也是自己的苦恼,但他相信,“人群中有更高的人生追求的人,不会满足与那些相对浅薄的东西,总会有一部分人执着于真正的艺术文学和高尚深邃的思想,这些是不会被消灭掉。而且,找到普及的作品容易,找到高端的作品不容易,希望一些作家,能在现在的基础上有更高的心愿、更辛苦的攀登,而不是满足于版税和印数上。”王蒙还寄语年轻人,“活一天学一天,超前读,读经典,永远要学习。”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荀超
原标题:著名作家王蒙成都开讲 阅读 要有思考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