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宴宾客
自称耗资上亿 永久免费开放
目前,工程还未完工,但每天都有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参观。杨跃宣说,他希望这座宅子成为中国古文化的集合,一直传承下去。他打算永久对外免费开放这座宅子,在此住一宿吃一顿,也完全免费。
虽然房子全部用古代的材料建成,但也会拥有现代化的功能。根据杨跃宣的设计,每一层各有两个房间和两个客厅,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不过古宅里包括地下室在内的11个房间,均摆放古床等古代家具。目前,杨跃宣已经筹集到9张古床,“包括贵妃、太子、公主和将军用过的床。现在还差两张床,我有中意的了,但是对方要价近两亿元,太高。”他说。
杨跃宣粗略统计,不包括人工费和受赠物件的价值,他盖这座宅子已耗资上亿。整个建设过程,没有文物、古建专家参与,甚至连有资质的建筑师也没有。
宜宾长期从事古建筑构件收藏、研究的何先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些物件究竟价值几何,无法确定。“每个古件,材质、工艺、年代都不同,每个元素都可以决定其价值。”何先生说,但从照片上看,杨跃宣的宅子仍令人感到震撼。
在杨跃宣家里的小辈杨明旭眼里,这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叔叔是家族的骄傲。“在全国都找不出第二个人这样做。”
对话宅主
成都商报:盖房子花了多少钱?
杨跃宣:这个只能以我的实际支出计算,大概一亿多元。前几年收购门等物件,少则上万元,多则五六万;四五年前,这些东西的价格开始疯涨,少则一二十万元,多则五六十万元。所以根本无法估计值多少钱。
成都商报:目前为止一共用了多少古建筑构件?
杨跃宣:没有仔细算过。但上万件是有的。光雕花木门就用了999扇,雕龙99条,雕凤99只。物件从重达半吨的木柱,到很小的卯榫扣件都有。
成都商报: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杨跃宣:一是没有任何一件是仿制品;二是年代久远,建筑构件主要来自明末清初,最古老的是一根门柱,有500年以上历史;三是来自不同地区,代表不同风格。
成都商报:你这个宅子,到底是什么风格呢?
杨跃宣:我认为它什么风格也不是,如果非要说风格,那就叫杨氏风格。
成都商报:今后如何使用?
杨跃宣:这是一幢房子,更是一件艺术品。我打算永久对外免费开放。同时,我会在此接待我的客人和朋友,以后也会回来养老。
成都商报:如何保护?
杨跃宣:这是我目前最大的烦恼,还没有想到好办法。
成都商报记者 罗敏 摄影报道
宜宾、泸州新闻热线 13550702929
原标题:他在宜宾深山里造出一座“古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