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新区草池镇瓦厂村村支书戢静艳(左一)与机场相关施工方协调工作。
人物名片
戢静艳,生于1989年5月,现任成都市高新区草池镇瓦厂村村支书。2013年底任村支书后,带领全村发展“草莓经济”,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2016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建,瓦厂村一半区域被划为机场建设范围。面对“空港新城”的新机遇,戢静艳又做起了“城市梦”,欲让瓦厂村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齐耳短发,黑色连衣裙,平跟皮鞋,走在宽广闹热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工地上,戢静艳的娇小身躯,形如一个荒漠上的小黑点,不怎么显眼。
“戢书记,你到哪里去?”“叔叔,我转一下,等会中铁六局的人来看货运大道进场。”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擦肩而过,两人这样打着招呼。
戢静艳,成都市高新区草池镇瓦厂村村支书。
因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落户简阳,从2013年算起,短短四年间,戢静艳的身份已发生两次转变。第一次,戢静艳和148万简阳人一起,行政区划从资阳交由成都代管。第二次,戢静艳所在草池镇,和另外11个乡镇又划归到成都市高新区,涉及人口共计40万。
资阳变成都,简阳市变成都高新区,两次“转身”带来了什么?这位生于1989年5月的“准90后”直言,是千载难逢的机遇。5月2日,瓦厂村划归成都高新区管辖“满月”次日,戢静艳说:“我个人短暂失落与迷茫,如今早已消散。瓦厂村一定会抓住机遇,搭乘空港经济时代的国际航班,飞向全球!”
“最年轻”村支书 富家“千金”的人生挑战
简阳距离成都,50公里左右。瓦厂村更近一些,不到40公里。
受成都都市经济的辐射,戢静艳的父亲,早早就开始了创业。时至戢静艳读书开始,她家便拥有了自己的家族企业,产值已达千万元。
和同龄人比起来,戢静艳生活得很殷实。“有人说我是富二代,但我觉得那些都是父辈的成绩!”戢静艳不仅低调,而且清醒。
2011年,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日语专业毕业,但和很多同学不一样,戢静艳择业路很宽。“我大学期间,就开始帮着家里打理生意。所以,我在职场第一站,回家里企业,做内勤和销售。”
可当时的戢静艳却不甘心,毕竟这些还是得益于父母的“恩赐”。她于是离开了家里企业,去了四川电视台,在一档美食节目中当起了一名美食编导。
美食吃多了,也会腻味。
2013年5月,当编导不到三个月,戢静艳第二次“跳槽”。当时,家族企业正好从双流中和搬迁回老家,戢静艳也跟着回到了草池镇。通过应聘,她成为了镇上一所职高代课老师。“当老师很稳定,对女孩子来说,肯定是好职业之一。”可是,戢静艳的心,却依旧闲不下来。
时间来到2013年年底,村两委换届。草池镇面向全镇发出“招贤令”:用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村支书和村主任。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戢静艳又一次坐不住了。“我要去试一试。”她的决定,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
站上竞聘台,面对台下一个个邻居们,戢静艳觉得,她不能说大话空话,一定要“接地气”:“我能带着大家做什么?我想带着大家一起种草莓,让草池草莓,赶超双流草莓……”
还别说,正因为演讲“接地气”,戢静艳最终以一票优势“险胜”竞聘者,成为当时简阳全市最年轻的村支书。
带领全村种草莓 梦想路上迎“身份”转换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戢静艳喜欢把生活记录在手机里。说起种草莓经历,她掏出手机,翻出照片,滔滔不绝。
为何种草莓?戢静艳有两个理由:“我自己爱吃。还有就是当时附近村镇都在种,瓦厂村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不过,由于技术和规模限制,在草池镇,瓦厂村草莓没有多少名气。
要想在草池镇,甚至简阳市草莓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不仅规模要上去,质量也要上去。那么,该如何说服村里人一起种草莓呢?
作为半脱产村支书,加上年纪轻,在村里老人们面前说话,确实不那么够分量。思来想去,戢静艳决定用自己作“示范”,在村里租了12亩地,带头种起草莓。
戢静艳说,村里种草莓的村民不少,可缺乏先进种植技术和稳定销售渠道,看不到“钱景”。于是,戢静艳请来专家,对原有草莓进行更新换代。同时,成立了瓦厂草莓合作社,与北京的一家企业签订定点供货协议。一年多时间过去,瓦厂村草莓种植面积达168亩。
就在这时,成都天府新机场落户简阳的消息传来。虽然,机场规划建设的红线划在哪里?戢静艳和村民不清楚。但简阳即将交由成都代管的消息,却在村民中悄然传开。
果不其然,2016年5月16日,四川省政府网公布川府函〔2016〕90号文披露重磅信息: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
这次转变,从宏观层面讲,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有着很大关系。但对于正走在“草莓经济”路上的戢静艳和瓦厂村民,的确有点不舍。
“毕竟,这是我们瓦厂村人自己找到的致富路。”戢静艳说,那时,她已从专家口中学到了一个新名词:农业供给侧改革。同时,随着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瓦厂草莓在简阳也有了“一席之地”。当然,村民通过种草莓,“钱包”鼓起来才是硬道理:时至2016年春,冬草莓采摘结束,全村168亩草莓收益达200多万元。
划归成都高新区 村庄将变成“空港新城”
2016年5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工建设。
戢静艳所在瓦厂村,有二分之一被划进了机场建设范围之内。戢静艳的工作重心,从草莓种植园转到配合机场建设。戢静艳说,从那个时间起,作为村支书的她从半脱产变为全脱产,从早九晚五变成了早六晚十。
时间来到2017年3月31日,戢静艳接到开会通知:去成都高新区金融国际会议中心开会。走进国际会议中心,戢静艳被高新区的“高大上”震撼。在会上,她再次得知一个重磅消息:包括草池镇在内,简阳原有的12个乡镇,划归成都高新区管辖。
回到村里,戢静艳给村民们作了一番非常“接地气”的讲解:高新区是谁?高新区不仅有钱,还有实力和人才。钱,银行给高新区授信9000亿元。实力,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才,高新区是四川高精尖人才聚集地。“也就是说,从现在起,瓦厂村已经叫成都市高新区草池镇瓦厂村。”
从资阳划归成都,瓦厂村人已经感受到了“红利”:社保领取标准,从划归前700元涨至1400多元。失业保险金,每月900多元,可申领两年时间。“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村里人都非常配合。”戢静艳说。
走在机场建设的工地上,工程车驶过,扬起的沙尘,不时将戢静艳淹没。尘土散去,戢静艳猛甩几下脑袋,短发上的尘土,随之掉落。
“从简阳市到高新区,对瓦厂村来说,肯定是一次难得新机遇。不过,我现在最大苦恼是,学到用时方恨少。”戢静艳说,她脑子里又有了两个新名词:空港经济和空港新城。
前者,是经济学名词,戢静艳渴求一场颠覆式的“充电”。毕竟,她还得带领村民,再寻致富路。“如果我都懂不起,我怎么去寻路。”
后者,戢静艳却很懂。空港新城,意味着未来的瓦厂村,“不再是乡坝头,将变成一座城。”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梁波田雪皎摄影报道
原标题:“空港新城”来了!28岁村支书和她的“城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