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鸣川种植的金桂。(受访者供图)
祝鸣川。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这是唐代刘禹锡咏桂花的诗句。清可绝尘、浓能远溢的桂花,自有吸引人之道。
在温江,说起祝鸣川,“桂花王子”这个称号无人不晓。作为名副其实的“苗二代”,和父辈相比,他多了一点敢拼敢闯的劲头。
“想打破惯行的经营模式,不断开发新的衍生产品,并积极适时寻找出口的契机。”他的创意、他的桂花,将借助蓉欧快铁的强劲动力,香飘世界。
6月3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探访了祝鸣川的桂花苗圃,他探索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故事,正是农业新生代不断开拓的缩影。
桂花路 “土特产”做出新意诚意
“这些是我们公司结合景观设计需要,培育出的高分枝独杆伞形桂花、低分枝球形、塔形桂花。”祝鸣川盘点自己的宝贝,略带自豪。
时光回溯到2009年,祝鸣川与桂花是绝缘的,根本不想父亲左右自己的人生。当年,祝鸣川学成毕业,父亲召他回家,“你回来帮我,我们园子里的树,够你卖一辈子了。”
心高气傲的祝鸣川,不接受父亲的安排,“我不想再像父亲那样种树卖树,大学学的装饰艺术设计,做室内设计比种树更有前途。”
打着零碎小工时,面对现实的骨感,祝鸣川很快就想回头了。“如果回到父亲的公司,起码能有一个更好的平台,起点相对会更高。”
子承父业,祝鸣川仍坚定着自己“不再种树卖树”的想法。2012年接手父亲的园林绿化公司,祝鸣川就一直琢磨着“不走寻常路”。“上一辈的经营模式基本上是一条腿走路,树木的供应主要指向街道景观市场。如今这个市场趋近饱和,城市绿化逐渐被城市美化所取代。”公司主营的桂花花朵小,观赏性不高,在街景美化方面并无优势,因此桂花树成品树苗的销售愈发举步维艰。
在温江,很多花农及企业面临和祝鸣川类似的问题。“突破传统,转变思维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桂花茶、桂花香水……说着,祝鸣川变魔法似的从柜子里拿出不少“花样儿”。
“桂花衍生产品很小众,我觉得更多的是做出情怀,将‘土特产’做出新意和诚意。”祝鸣川说,桂花有季节性,要做产品只有9月15日—9月20日开的花才有采摘价值,并且对强太阳光照射、摘花时间、采摘及储存方式都有要求。鲜桂花最多能提取十分之一的干花达到食用级的标准,工艺严苛的程度可想而知。
原标题:成都桂花王子 为国际大牌香水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