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毛利木雕
俄罗斯套娃
异域风情非遗展品吸引参观者目光。图为斯里兰卡手工艺画展示
到非遗节看外国人演出、买外国非遗产品,是很多成都市民逛非遗节的必备功课。作为国际性非遗盛会,国际非遗大展、国际非遗展演等众多国际性活动让非遗节倍显国际范,也让成都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非遗魅力。
观演出 饱耳福
13个国家16支队伍
上演非遗展演盛宴
小提琴、长号、吉他……6个人6种乐器,白色的宽檐帽搭配精致的金属配饰。来自墨西哥的兰切拉之魂乐队无论台下台上都是观众们关注的焦点。据该乐队的领队介绍,兰切拉之魂乐队是墨西哥流浪者乐队中重要的一支队伍。他们身着华丽的墨西哥传统服饰“Charro”,头戴极具墨西哥特色的宽边墨西哥帽,用音乐让蓉城市民感受了一场浓郁的墨西哥风情。
“vihuela和guitarrón是我们乐器中的亮点。vihuela是一种5弦的高音域吉他,大小和小提琴类似,背部与其他吉他不同,呈圆弧形。而guitarrón,虽然形状与vihuela相似,但是因为它是低音提琴,所以要比vihuela大很多。”墨西哥领队向记者介绍道,“除了乐器特殊,演出服装也是极具特色。”领队指着演员们裤子两边金色的金属装饰解释说:“这些装饰都是纯手工制作,因此每套演出服将近8000多比索,折合人民币3000多元。”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中国,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活动,让中国的朋友们能够了解到我们墨西哥的文化。我们对中国还不是很了解,但是中国的观众都很热情,他们在看我们表演的时候都很开心。”其中一位墨西哥演员激动地对记者说。
除了墨西哥队伍,本届非遗节还邀请到了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乌克兰、印度、埃及、斐济等13个国家的16支传统表演艺术队伍,这些演出队伍除了每天在主会场博览园演出外,还深入成都各分会场和基层社区,让更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国际文化盛宴。
看稀奇 开眼界
19个国家和地区
31个项目参展
土耳其地毯的细密精致,新西兰木雕的经典神秘,尼泊尔唐卡的绚丽浓艳,马里手鼓的轻快悠扬……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本次非遗节首次举办了“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的19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项目,分为亚太馆、欧洲馆与非洲馆3个展区,展览不仅展示不同文化非遗的个性和魅力,更构建出一个遥相呼应的友好文化空间。该展览自6月10日开展以来,观众络绎不绝,成为大家“看稀奇”的主要展览之一。
步入展厅,首先来到的是“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板块,四川是中华丝绸文明起源地之一,更是丝绸的主要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为“丝绸之路”沿线提供源源不断的丝绸商品。回望漫漫丝路,四川作为丝绸之路交汇点和枢纽地,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巴蜀文化在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在该展厅,几件罕见的汉代波斯丝织品、唐代丝织品和一架汉代提花木织机模型备受观众欢迎。“古人就是用这个织布,看这个花纹,好精致啊!”市民王先生指着提花木织机模型对8岁的女儿说道。
锻金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技艺,其利用金、银、铜等金属自身的延展性,通过敲打制造各种工艺品。位于亚太馆的日本展位上,金属锻造工艺大师长泽利久手工打造的锻金铜壶与茶具,得到了众多市民的青睐。据介绍,长泽的铜器色调朴素,纹理细致,使用10年以后,稍加打磨又会完好如新。而用长泽的铜壶烧茶,味道特别醇美。参观展览的王女士对这种传统手工艺情有独钟:“感觉留有古风,很有岁月的质感。”
广袤的草原,三三两两的大象和长颈鹿悠闲地走过,透露着浓郁非洲风情的画面在乌干达树皮画大师Kagimu Ceaser的笔下徐徐铺展开来,引起观展市民驻足欣赏。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画的“纸张”都是用乌干达当地特有的树皮制作,薄且韧。从采集树皮、碾压、暴晒、蒸煮到在树皮上作画,需要十几道工序,耗时数月。Kagimu Ceaser画作内容十分丰富,有动物、有人物,还有生活场景,每幅树皮画的右下角都有其签名。“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非遗节,感觉很有意义。我今天穿的这件马甲上衣就是用树皮布做的。”Kagimu Ceaser告诉记者,这种树皮布除作画外,还可加工成衣服,用以参加重要仪式。前来参观展览的市民李先生一口气买下好几张树皮画,“我一直有个非洲梦,现在买了几幅树皮画,权当去非洲旅行了一趟。”李先生直言这趟非遗之旅圆了他的“非洲梦”。
无独有偶,在亚太馆的斐济展位,也有一种用当地特有树皮制作而成的树皮画。与乌干达树皮画的艳丽用色不同,其多以黑褐色为主,方方圆圆的几何图案和线条,极具斐济特色。
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 张全能 谢明刚
原标题:多元文化 汇聚成都 国际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