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国际非遗节彰显天府文化强大号召力

2017-06-20 08:30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res01_attpic_brief

18日,为期9天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圆满落下帷幕。112个国家(地区)的300多名外宾,以及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5800多名代表前来参加;56支国内外表演队伍共演出588场;1100个非遗项目参展,非遗产品销售和意向订单总额达8100多万元;现场登记非遗版权作品2000余件;300多万游客和群众参与了在非遗博览园主会场、9个分会场以及326个社区开展的各项节会活动……这场非遗狂欢的盛况依然历历在目。

从《成都纲领》《成都宣言》《成都共识》到《成都展望》……在历届非遗国际论坛上,成都发出的非遗保护理论性文章,已成为世界非遗保护的典范。2007年,成都成功举办首届非遗节20多位特别会议代表联名感谢:“我们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义宣布——成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都”。从第一届非遗节到第六届非遗节,10年来,非遗节彰显了天府文化的强大号召力和吸引力;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成都非遗保护的成功路径,领略到了“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魅力。

成都非遗节从默默无闻到蜚声海外

10年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一个鲜为人知的词汇,成为一个全球话题。成都连续举办了六届国际非遗节,见证并记录了非遗保护的践行之路。“非遗节在成都的连续举办,彰显了成都非遗保护的信心、决心和成都非遗保护工作的影响力,为成都打造‘非遗之都’贡献了力量。”非遗节执委会负责人向记者坦言,非遗节是第四个国家级国际性文化节会活动品牌,是国际社会首个以推动人类非遗保护事业为宗旨的大型文化节会活动。2007年和2009年,国际非遗节连续两届在成都举行,博得满堂喝彩,这让成都萌生永久举办非遗节的决心。2009年国庆前夕,文化部批复国际非遗节永久落户成都。每两年一次的非遗盛会,成为沟通非遗文化和公众的桥梁,使成都非遗节从默默无闻到蜚声海外。

非遗节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提升,让非遗节成为世界非遗的舞台。该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非遗节举办之初,邀请的非遗项目以国内展览和歌舞表演类为主;后来,随着非遗项目不断扩展,表演还涵盖了传统戏剧、曲艺等,如第三届、第四届非遗节增设梅花奖大赛,第四届非遗节还设置曲艺专场,第六届非遗节推出非遗传承人新生代竞技。从最初600余种非遗项目展示,到如今上千种非遗项目集中亮相,非遗展示内容越来越丰富。该负责人说,非遗节最初重点展示的是省内非遗项目,后来过渡到邀请全国非遗项目;从第三届非遗节开始,则开始突出国际传统项目,第六届非遗节上,还专程举办了“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来自世界的非遗项目。

成都在国际非遗保护平台得以发声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主办的非遗节,让成都在国际非遗保护平台上得以发声。作为每届非遗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届非遗国际论坛都能吸引至少6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非遗界专家、学者、传承人和商人。在第四届非遗节上,非遗国际论坛的参与国家和地区数量更是产生井喷,共有10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与论坛。非遗国际论坛促进了国家之间非遗保护的交流与合作。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非遗国际论坛可以让国外专家将成都非遗保护的优秀经验带回去;另一方面,他们也将自己的做法带到成都,世界非遗保护界的专家学者相互交流、共谋发展。从《成都纲领》《成都宣言》《成都共识》到《成都展望》……在非遗国际论坛上,成都发出的非遗保护理论性文章,已成为世界非遗保护的典范。一位全程参与六届非遗节筹备的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非遗国际论坛不仅促进了成都的非遗保护,更为成都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助力。

回忆起当年筹备非遗节的细节,该负责人感慨万千地说,成都保护非遗10年的历程,也是成都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过程。首届非遗节执委会筹备非遗国际论坛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节执委会提出的要求可以用“苛刻”来形容,列出的清单详细到纸张大小、投影尺寸……而在首届非遗节后,非遗国际论坛业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会议样板并向世界推广,成都非遗保护赢得世界的广泛肯定。

展望成都非遗保护的前景,我市非遗保护专家指出,成都将着力打造非遗节,让其成为全世界非遗商品的贸易平台、集散地;将非遗节中的国际非遗博览会打造成世界非遗商品的订货会;通过推动非遗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非遗的转化利用,使其变为产业资源,让广大老百姓将对非遗的热爱,转化为对非遗产品的喜爱,使非遗焕发出新活力。

非遗节让成都保护非遗路径声名远播

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文化品牌,非遗节让成都保护非遗的路径声名远播。该负责人向记者自豪地介绍说,连续举办六届的非遗节,唤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关心、参与非遗保护事业的意识,唤醒了人们热爱非遗、保护非遗的自觉。“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没有人不知道非遗。”该负责人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非遗保护,通过成立机构、健全队伍、加大投入,逐步完善成都非遗保护体系。我市相继设立了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遗处和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对非遗进行重点保护,通过完善我市的非遗数据资料体系、非遗名录体系、非遗保护政策体系,全面摸清我市非遗家底。

据了解,目前,我市拥有非遗资源项目340余项。截至2016年底,我市已经完成了30个非遗项目、28名代表性传承人的调查记录工作。我市还与有关专业机构及专家合作,相继编辑出版了《金钱板—邹忠新金钱板演唱作品精选》《山魂之声—西岭山歌及其传奇》《中国蜀绣》《蜀中琴人口述史》等著作,完成了《蜀绣赏析》《四川竹琴》等成都市非遗保护系列丛书的组稿工作;完成非遗名录体系建设、生产性保护等10余个课题的研究任务。我市自2006年先后开展了5批非遗代表性项目、5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批传习所、两批传承基地学校、两批优秀实践单位、1批生产性保护企业的申报评审工作。

在保护的同时,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我市非遗保护的重点工作。目前,我市可进行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65个,年总产值约200亿元,其中年产值上百亿元的非遗项目有1个,郫县豆瓣年产值102亿元,容纳就业人员2万余人;年产值上亿元的非遗项目有水井坊酒、邛茶、花秋贡茶、川派盆景、怀远藤编、蜀绣、简阳羊肉汤、川西麻鸭传统腌卤制作、新繁泡菜等9个项目,年总值约40亿元,容纳就业人员3万余人。

本报记者 王嘉

原标题:国际非遗节彰显天府文化强大号召力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