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成绩优异的孩子,突然一天宣布不去上学并没日没夜打电脑游戏。经过梦魇般的一年半后,李玲夫妇成功实现了自我拯救(昨日报道>>)。为了帮助更多类似家庭,李玲夫妇组建起“父母身教志愿服务队”微信群。
■而这个群里的一百多名家长,孩子大多已因为种种原因处于休学状态。连日来,成都商报记者以这个微信群作为对象深入观察发现,几乎每一名采访对象均表示,孩子出现问题,根源在于家长不当教育,“试图控制孩子,正是错误的开始。”
绝望的家庭
在孩子最初休学的日子里,叶女士甚至思考过死亡这一问题:“活着就像一具行尸走肉,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很难体会到当初我们内心那种绝望!”家住陕西的叶女士感慨。在“父母身教志愿服务队”微信群中,叶女士的经历有一定的代表性。她14岁的儿子现已休学一年。除了打电脑游戏,孩子几乎不和这个世界发生别的接触。
之前,孩子一直是叶女士的骄傲,“听话,成绩又好,在学校是其他孩子学习的榜样。”叶女士说。叶女士没有意识到,榜样背后可能已潜藏危机。“当时我对孩子要求很高,最不能容忍的是孩子的马虎大意。我以为只要不停地敲警钟,孩子就会改掉毛病。可突然有一天,孩子说,真希望自己是个笨蛋,真的做不起这些题该多好?”在孩子最初休学的日子里,叶女士甚至思考过死亡这一问题:“活着就像一具行尸走肉,没有任何意义。”
和叶女士一样,德阳的铭铭妈在最痛苦时,有几次在自家三楼的阳台上徘徊。虽然最终抑制住轻生的念头,但情感无法得到宣泄之时,铭铭妈将头撞向冰冷的墙面,“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感受。”
而就在几天前,“父母身教志愿服务队”一位群友,为了避免孩子晚上耍手机,母亲在网上买了手机信号屏蔽仪。孩子冲进母亲卧室,将手上能够抓到的一切东西全部砸向母亲。这位母亲抓起一块刀片,割向自己手腕。看到血流一地,孩子一声不吭地退回卧室,关上了房门。“那一刻我觉得孩子好冷血,甚至已不再管他妈妈的死活。”这位母亲绝望地说。
雅安王女士的女儿,这个月刚结束高考。但直到现在,王女士仍为女儿9岁时发生的一件事耿耿于怀。当天,王女士单位同事聚餐,正好孩子也没事,王女士决定带着女儿一起出席。王女士表示,当时想法很简单,“让孩子多见见世面,提高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王女士的这一决定,遭到女儿的强烈反对。当然,反对无效。事情最终也就变成了这样一个局面,因为不情愿,整个活动过程中女儿一言不发。王女士则指责女儿面对叔叔、阿姨竟然连招呼都没有,不懂礼貌!最终,母女不欢而散。
微信群里家长们的经历似乎不断在印证这样一个道理,父母的控制欲,可能正是灾难的开始。另外,除热衷于“安排”子女的人生外,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子女进行思考,更是群里不少家长极为懊悔之事。
怎样做父母?
直到儿子彻底沉湎于网络游戏后,文先生才开始系统学习家庭教育。这也是群里不少父母的某种缩影。
当孩子刚出现问题时,成都的文先生就已加入“父母身教志愿服务队”微信群,并和李玲夫妇进行过多次交流,“从这点讲,我们是幸运的。虽然偶尔还会焦虑,但我们并没有陷入到那种彻底绝望和无助的状态。”
和李玲夫妇一样,文先生在事业上是成功的。孩子却成为文先生最大的软肋。两个多月前,文先生的孩子就已休学在家。让文先生感到遗憾的是,虽然自己夫妻二人都有大学学历,甚至毕业后,自己还在不少知名高校的商学院进修过,“但没有人教过我们,应该如何当好一名家长。”
直到儿子彻底沉湎于网络游戏后,文先生才开始系统学习家庭教育。这也是群里不少父母的某种缩影。“自由的孩子最自律,但现实中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毕竟,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父母预设的轨道运行看起来最方便,也最安全。所以,一旦孩子喜欢上电脑游戏,家长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管制,是堵,不是疏……”
李玲回忆,儿子阳阳的变化虽然突兀,但此前其实已有诸多迹象。其中一次,儿子在作文中请求老师:“我做作业时,父母在旁边吵架要离婚,我根本静不下心来学习。老师,能不能救救我?”老师后来将作文交给了李玲夫妇,两人决心在夫妻关系上作出调整。但没坚持多久,一切又回到过去。直到阳阳最终彻底放弃学业,关在房间里天天打游戏……
人生没有如果
人生是不存在任何假设的。而喜欢假设的,往往是还没有度过危机的父母。
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是打开这些“问题孩子”幽闭内心的另一把钥匙。虽然每天黑白颠倒地打游戏,文先生14岁的儿子告诉父亲,他并没有让青春荒废,而是在刻苦训练,为以后的事业做某种准备,“他说他以后会做职业电竞,即使这条路走不通,还可以做主播。这就是他给出的休学回家打游戏的理由。”
虽然对儿子这一选择持保留意见,但文先生也看到了儿子的专注,“如果将这种专注用在其他地方,应该能够做出成绩。”
“父母身教志愿服务队”微信群的人数在不断增多。一个最明显的感受是,那些新加入进来的父母会焦虑很多。消除掉父母内心的焦虑,让父母先平静起来,可能正是目前微信群所凸显出来的意义。
然而,当这些家长逐渐走出焦虑后,懊悔的情绪又逐渐蔓延。其中,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的近10名家长均表示,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在教育子女上,他们肯定会做出另外的选择。他们也坚信,如果这一假设成立,子女也肯定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
但是,人生是不存在任何假设的。而喜欢假设的,往往是还没有度过危机的父母。对于那些已走出阴影的父母,此前的所有经历已成为人生财富的一部分。成都商报记者 张柄尧
原标题:“问题家长”忠告: 父母的控制欲 真的会毁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