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建(右)在工作中
“你知道微波通信吗?它是用波长1毫米到1米之间的电磁波进行通信,不用固体介质,而且容量大、质量好,还能传至很远的距离,如果发展得好的话,未来的应用前景无限……”和绝大多数“蓉漂族”一样,陈卓建怀揣着一份雄心壮志。12年前,他选择离开深圳来到成都,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开疆拓土,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如今,陈卓建已经从小技术员成长为独挡一面的项目总监,而在成都打拼的这些年,也是他人生中最值得称道的经历。
作为一名老资格的“蓉漂族”,陈卓建对近年来成都产业环境的发展变化感受颇深,尤其是新近发布的“产业新政50条”,更让他对成都的未来充满信心,“鼓励创新创业、发放‘人才绿卡’,加强住房保障……这一切,都体现了成都对人才的重视。相信在这样一座城市里打拼,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大片的“蓝海” 把他从深圳吸引到成都
今年40岁的陈卓建是江西人,2002年重庆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某知名世界500强通信企业。起初的三年,他被公司安排在深圳,负责一些基础技术工作,直到2005年,因为项目调整,一个前往成都工作的选项摆在了他面前。
“深圳是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当时很多条件都比成都好。但我还是选择了后者,为什么?就是看中了这个地方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陈卓建说,那时候他对成都了解不多,很多信息还是从同学口中了解到的,“如果没记错的话,那年进驻成都的世界500强达到了100家。就当时来说,这是很振奋人心的消息!”此外,他认为政府的扶持力度大,对于年轻人来说也很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对于高新技术人才而言,这里有大片的“蓝海”,有许多机遇等待挖掘和把握。
陈卓建说,他的任务是微波通信项目的推广运营。来成都之前,他曾考虑过许多困难,比如技术起点低、人才匮乏等等,可当他真正来到这里后,才发现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底子足,这是我对成都的第一印象!”他告诉记者,那时候公司组建团队,需要大量人才,而在当时,这个项目在成都才刚起步,还属于新事物,“但没想到的是,成都这方面的人才却很多,尤其是一些高校已经有了关于微波通信的论文和技术成果,这对于我们的团队建设来说非常重要!”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些和他拥有相同理想和技术的伙伴,帮助他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了不断突破和成功。
陈卓建认为,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一个地区的人才资源要素供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成都的匹配度和获取度都很高,相信这也是这么多500强企业愿意选择成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越的发展环境
是实现梦想的基石
这些年来,陈卓建在成都可谓做出了一番成绩,要不是听他介绍,很多外行还不知道成都在微波通信领域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作为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能把项目重心放在成都,可见我们对这座城市的重视程度!”
当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陈卓建对此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几年前公司与另外一家业内知名企业强强联手,开发新项目,创建新团队,需要引进大量人才,“而在当时,人才竞争很激烈,尤其是一些老牌一线城市,仍然是很多大学生和创业者的首选。”这种情况下,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大力的政策扶持,让员工们得到了实惠和鼓励,这样一来公司即便和北上广的企业相比,也具备了强大的吸引力,“政府一搭手,相当于帮我们拓宽了人才引进渠道,尤其是高端人才的不断引进,给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他说,那年在政策扶持下,别说本地高校,就连很多北上广名校的学生都选择来成都就业。
陈卓建说,这12年来,成都的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成都创业,也坚信在成都能够立业,“这些年来,走出我们团队的人也有很多,他们大都选择留在成都,要么自主创业,要么进入软件园,现在看来,都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成都的12年里,陈卓建有了自己的家,还有了可爱的孩子,“我的大部分成就都是在成都获得的,可以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圆梦之城!”
如今,成都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尤其是新发布的“产业新政50条”,更是为不少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创造了机遇。陈卓建说,这50条中他最看重的是对人才的扶持和培养,其中的每一条政策都展示了成都满满的信心和诚意,“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来蓉创新创业,可获得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这样的激励措施无疑是有巨大吸引力的,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奠定非常好的基础。”此外,发放“蓉城人才绿卡”、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开展全民技术技能培训等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在我看来,这些优越的发展环境就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基石!”
本报记者 杨甦 图片由陈卓建本人提供
原标题:富含成功土壤的成都 是“蓉漂族”的“圆梦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