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社区吐槽“被开证明” 开奇葩证明如“破案”

2015-05-23 08:19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阳帆   责任编辑: 马兰

与职能部门信息无法共享,社区工作人员只有靠走访,凭经验,甚至依靠从电视剧或心理学书籍中学到的常识来判断“证明的真实性”。

“为了开证明,我们社区的每个工作人员业余都要研究心理学。还追过《don't lie to me》这样分析人撒谎时微表情的美剧。”成都市双流某社区的综合治理办公室内,社区办公室主任陈明(化名)说,自己所在的社区,平均每个月要开出的证明为90份左右,工作人员不可能对辖区每个居民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很多证明的开出,需要工作人员在调查之外再作出主观判断。“我们没法和各职能部门做到电子信息共享,也无法保证居民在开证明时不撒谎。”

信息无法共享 追美剧识别谁在撒谎

“比如说一男一女来社区,说自己的结婚证损坏了,要开夫妻关系证明。但民政局的信息平台社区是无法共享的,我们该怎么判断?”陈明说,常规的做法是,找到对方所住小区的物管、楼长或邻居来了解,但还是有风险———两个人在一起,就是真夫妻么?

陈明说,为了让开出去的证明风险更小一些,他们都学习了心理学,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判断对方是否撒谎的经验:例如肢体动作和语言不一致,表示他在撒谎;惊奇、害怕的表情在脸上超过一秒,表示是假装的;说话或思考时把手放在鼻子上是想要掩饰什么的举动……

社区工作人员在下班后,还会专门找关于心理学的电视剧来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部美剧叫《don't lie to me》,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别对我撒谎”,讲的是通过人说话时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表现,来判断这个人所说的内容是否真实可信。看完剧情后,大家在一起讨论的并非是里面的故事情节,而是某个心理学专家,又通过哪些细节判断对方撒了谎。

陈明举了一个例子,上周有一个50多岁的社区居民来,让我们给他补开一个“独生子女”证,用途不明。交谈中,这位居民一会儿声泪俱下,一会儿暴跳如雷。“我感觉这个人是在撒谎,因为他的情绪变化太激烈了,有点像是‘演’的。”陈明说,由于其子女已迁至外地,户口本上的信息,早已无法证明;也无法通过邻居来证实。“但我们正是抓住最初的怀疑,通过进一步大量的调查,最终证实了他果然是在撒谎!”

“奇葩证明”太多 社区开证明犹如“破案”

4月17日,一名40多岁的男子走进社区办公室,男子对社区工作人员说:“我要开一个‘摩托车卖废品’证明。”陈明一边仔细观察着来者的神情,一边说:“机动车报废是归车管所负责的,你咋会来社区开证明嘛?”男子赶紧跨了一步,走到陈明面前说:“我也是没得办法了,不开这个证明,我的驾照就审不过去了。”说着男子递上了自己的驾照和身份证。

身份证上显示,男子叫张林(化名),是社区所辖某小区的居民,张林说,自己有一辆骑了近10年的二手摩托,这两年摩托车修了坏坏了修,自己觉得实在没法再修了,就找到一家废品站,当废品论斤就卖掉了。张林说,可是到了审驾照的时候,如果没法证明摩托车的去向,就不能给其审核通过。

在张林说这番话的时候,社区主任陈明上下打量着张林的衣着和说话的姿态,随后又按照张林居住的地址,联络了其所住小区的物管和邻居。邻居们证实了,张林之前确实有一辆骑了很多年的“老”摩托。小区里邻居们对张林的评价是“人老实,好相处”。

陈明在心里权衡着这个证明是该出还是不该出。他和办公室的小李交换了一个眼神,小李在询问张林驾照情况的时候,把陈明刚才问过的一些细节又问了一遍。张林一一回答,并且没有出现不一致的信息。

最后,社区还是给张林出具了这张“摩托车卖废品”证明。陈明翻出一张材料,上面写着“社区居民张林(化名),已将车牌号为×××的摩托车卖给废品站做废旧金属处理。”证明上签着张林本人的名字,并注明了年月日。社区工作人员李女士说,自己是没办法印证这笔交易的,因此只能由张林自己写声明并加盖社区章的方式开证明。“实际上这是一个自我证明,但社区要共担风险,所以要判断对方是否说谎。”

社区工作人员说,驾驶员为了审驾照而要求出“摩托车已卖废品证明”只是社区被要求开的众多奇葩证明中的一例。还有退休阿姨为能出国旅游而要求出“家庭主妇证明”;有驾着豪车来小区的居民要求开“因家庭贫困,开发商应退还房款违约金证明”;甚至十五六岁家庭条件不错的中学生娃娃为获得助学金,眼泪汪汪地来要求开“助学金贫困生证明”;有为了在竞争教师岗位上获得更多优势的居民,跑到社区来要求开“道德高尚证明”等等。

这些证明能否开出,大多没有法定的依据,大多只能靠社区主观调查和经验判断。“有时候我们自己开玩笑说,我们开证明就像是警方在审案。”

“重复证明”不少

社区只有硬着头皮开

与陈明同办公室的另一名社区工作者李女士说到,在工作中,开证明已经占据日常事务的较大比例。除了各种“奇葩证明”外,她还会遇到一些重复证明,比如:有结婚证还要求社区出具婚姻关系证明;户口簿上有地址的还必须社区出具家庭住址;户口簿上人物关系清楚,可还要求社区再出具一份;钱币毁坏被老鼠咬了,银行要社区出证明;身份证号码错了,要社区出证明;领取公积金,要社区出证明;保险单号错了,要社区出证明;公证处出具亲属关系,也要社区先出证明……

陈明所在的社区,常住人口加流动人口近两万人,社区工作人员不可能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怎样去判断家庭情况?“但这些都必须由社区出具证明,各个职能部门才会给老百姓办理事情。”李女士说,有时候自己也会茫然,社区的主要职责到底是什么?

陈明翻开社区的证明统计记录说,社区每个月出具的证明为90份左右,“这还只是我们社区综治办开出的证明,其他部门,像社区残联等,也会开其他相关的证明。”陈明说,他们综治办开出最多的两类证明是无犯罪记录证明和地址迁移证明,各占到30%以上和20%以上,亲属关系证明占10%左右。“社区是最基层的单位也是居民被其他部门拒绝后,最后能求助的地方,如果我们直接把他们拒之门外,老百姓该怎么办?有些证明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帮他们开呀。”陈明说。

原标题:信息不共享开证明靠察言观色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