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场所
代表——映秀
重建的映秀不仅风景优美,基础设施齐备,更是安全坚固。地震3年后,重建后的映秀新镇就修建了6个大小不等的应急避难场所,一旦有地震,这里就是人们避难的保护区。
特征:应急避难场所是省综合减灾救灾系统的另一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目前,四川已建立起与城市建设相配套,与公共设施相融合,新建或改建灾害大型避难场所20处、小型避难场所39个,新建或改建1322个社区紧急避难场地。
战绩:“我可以在一秒钟内告诉你,灾难发生后老百姓该去哪里。”在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的省减灾中心,项目经理龙泽全在电脑上打开四川省行政区划图,随意点到眉山市仁寿县城区,系统立即显示“最近避难场所:仁寿县体育广场,可容纳15000人”。此外,附近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位置、容量,救援人员的位置、联系方式和周围专家的位置、职务和联系方式等都能一一显现。
应急指挥体系
代表——四川省减灾中心
特征:省减灾中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科技水平最高的省级减灾中心。横向可解决重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救灾资源信息管理、应急救助指挥、灾情分析评估等功能,纵向可与国家减灾中心、省减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地方各级政府等衔接。
战绩:目前,四川已建成覆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的205个应急指挥平台。
原标题:【揭秘】四川155亿元减灾救灾资金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