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大后方离日军最近的前哨 中美并肩起航

2015-08-24 07:18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梁山机场

2015年7月29日,重庆市梁平县城郊的梁平机场(梁山机场),烈日下的机场跑道空无一人,两边的空地上长满了野草。

这是一个被废弃了12年的机场。但在当地人的口中,它仍然叫机场,与它相邻的一条大道,亦一直被称为“机场路”。

即使是当地人,也没有多少人还记得70多年前有一支特殊的军队驻扎于此,每天都有数量众多的轰炸机和战斗机从这里起飞,战斗在中国抗日的第一线。

这支特殊的军队,便是中美空军混合团。虽然相比大名鼎鼎的“飞虎队”,成立时间不到两年的“中美混合团”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名气远远不及前者。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抗战后期中国空军最为核心的战斗力量。

机场,老兵

即使是两个儿子扯大嗓门在他耳边说话,98岁的胡俊才老人也很难听清楚。

重庆市梁平县梁山镇八角村6组与机场一墙之隔,胡俊才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不知道他的脑海中是否还存留着当年那些枪炮声轰轰的记忆,如今的他已是风烛残年。

1944年,梁平机场的名字还叫“梁山机场”。4月底,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一大队二、三中队以及第三大队第七、三十二中队的空、地勤人员约300余人进驻梁山机场的时候,胡俊才20多岁,但已经是一个有着7年军龄的老兵。

从参军的第一天起,他就呆在梁山机场。他见证了前苏联人、美国人、中国人在这座传奇的机场里并肩对日作战,也见证了这座传奇机场这几十年从诞生到废弃的每一个关键时刻。

“我们都是六几年的时候,才知道他当过兵。”2015年7月29日,在八角村6组胡俊才的家里,胡俊才的二儿子对成都商报记者说:“即使是后来,他也很少谈他当年当兵的事。”

但有些事,是胡俊才永远不能忘怀的。在几年前重庆当地媒体对老人的报道中,我们可以拼凑出老人不平凡的一生。

胡俊才,1918年6月出生,忠县人。1938年,胡俊才进入梁山空军三总站任养场夫(即护场兵),1941年提升为公役兵(即后勤兵),在三总站下面的有线通讯司工作。

在这里,有必要对梁山机场的历史做一个回顾。

1923年,梁山县(梁平县旧名)属军阀杨森辖区。那一年,杨森下令在梁平北门处新街口城郊北极塔河对岸的一片良田,修建了一个检阅场。1933年,刘湘下令扩大操场,修筑为飞机场。从此,梁山机场正式作为军事机场启用。

1938年9月,梁山机场进驻9架苏联飞机,机场扩大一倍,成为大后方离日军最近的前哨机场,是抗日的重要空军基地。1944年4月底,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一大队二、三中队以及第三大队第七、三十二中队的空、地勤人员约300余人进驻梁山机场。

1944年,由于梁山机场不能适应美军B-29重型轰炸机起降的需要,应美方要求决定扩修。中方征集附近7县民工50000余人,于1945年开工。扩建后,梁山机场建成一条长1800米,宽60米的跑道,并扩建了滑引道、联络道、停机坪等,成为当时在亚洲范围内最适合B-29起落的机场之一。

1944年4月至1945年9月,驻梁山机场的中美空军混合团共有飞机52架进驻(其中驱逐机36架,夜间截击机2架,轰炸机10架,运输机4架)。

随着中美混合团的进驻,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梁山机场成为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抗战机场,大批中美混合团的战机从这里起飞,拱卫陪都重庆、轰炸日军重要军事目标,二战后期,轰炸日本本土的战机也曾从这里起飞。

并肩,作战

在中美混合团这支特殊的部队里,中国空军首次与美国空军全面并肩作战。混合团里大部分中国飞行员,都曾到美国接受完整的飞行训练,无论训练飞行时数、飞行技术,还是使用的飞机,都是当时最为领先。混合团轰炸大队Branch上校说:“在美国训练的中国飞行员,在素质与能力上与美国空军人员完全一样,可称为第一等。”

中国飞行员们战斗精神之高昂,更令Branch上校难忘。在一次长江区域的战斗任务里的低空投弹时,少尉张天民发现几艘日本炮舰与运输船在三面环山的河边里躲着,他明知炮舰与三面山头上的防空火力足以使他的单机致命,但是无论如何,他俯冲下去了,并在一百尺的低空炸沉了一只汽轮。这种攻击等于自杀,但是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展开攻击,当场坠落阵亡。

由于当时的每一架飞机都弥足珍贵,是混合团的中国飞行员即使在飞行时出现故障,如有一线迫降的希望也决不跳伞。第一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林济洋上尉,在一次任务中座机被敌机打坏了一个发动机,汽油管已断了一半,汽油也快完了,在这种极恶劣情况下林济洋与机长Carson上尉争论了20分钟之久,最后把飞机迫降于一处荒野之中。

在抗击日军的辉煌战果背后,也饱含着中美混合团官兵的巨大伤亡。仅在1944年8月、1945年3月两次轰炸郑州黄河铁桥的战斗中,中美混合团第一大队就有3名飞行员被日军的地面炮火击中身亡。

中美混合团第一大队三中队飞行员成都人张义声回忆,从1943年7月他从美国接受训练回国参战,8个月内,他所在的三中队就损失飞机5架,牺牲飞行人员近20名。等到八年抗战结束后,当年与张义声一起赴美受训的152名同窗好友,只剩下了一半人。

在很多中美混合团的成员心中,梁山机场给他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回忆。

原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一大队长李学炎回忆:“1944年5月3日,我率7架B-25轰炸机,携带多枚瞬发信管500磅炸弹,从梁山机场起飞,出击驻河南日军。”他们先后轰炸了陕县、襄城公路上的日军运输队,中牟县日军浮桥,郑州以南日军装甲车队,许昌以南日军步兵1个连,骑兵2个连,“共击毁坦克5辆,卡车数10辆,敌死伤甚众,我们只有3人受轻伤。”

据解放军国防大学编撰的《中美空军混合团战斗纪实》载,仅1944年5月至8月,从梁山机场起飞B-25轰炸机50架次、P-40战机110架次,对华北、华中等日军基地进行毁灭性轰炸。“他们几乎没一天空闲,南京、汉口、长沙、郾城、信阳、开封、新乡等,都是他们轰炸的目标。”

作为中美混合团的主要驻地机场之一,众多空战英雄也与梁山机场结下了不解之缘。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亲哥哥王光复当年是中美混合团第三大队第七中队中队长,曾驾P-40战机击落9架日机,他的飞机便是多次从梁山机场起飞执行任务。

原标题:大后方离日军最近的前哨 中美并肩起航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