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Working联合办公”将美国时尚办公模式带回成都

2015-10-14 08:56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蓉漂故事

“WeWork”模式

简单地说,就是——

一个空间

安放几十个工位

一群人

来自不同的初创型企业

他们

聚集在一起

共用着饮水机和会议室

空闲时分

分享、交流,多方受益

2000平方米的空间、80多个工位、不同的初创型企业,聚集在一起,共用着一台饮水机和会议室,秩序有条不紊,空闲时分,不同项目的创业者们聚在一起,分享、交流,碰撞中擦出思想的火花,多方受益。在美国,这种被称之为“WeWork”(一起办公)的模式,早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小微企业、创业者们,用最廉价的租金,不但租到了一个办公的场所,也拥有了一个可以随时交流和发现商机的实地平台。

昨日上午10点,在东胜街8号庄森大厦4楼挂牌为“Working联合办公”的工作室里,作为合伙人之一的但虹带着记者参观了她的创业项目。“我们要做的就是将美式的‘WeWork’引进到成都来。”

放弃“高薪”去“北漂”

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1999年,但虹从成都理工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一家四星级酒店工作。但虹告诉记者,毕业第一年,她的月收入就达到了5000元,远远高于同时毕业的同学们。一个偶然的机会,但虹遇到了毕业后去北京发展的一个同学。“北京的秋天,天高、云淡、风轻”的描述,让已经在酒店服务行业干了两年,又崇尚自由和理想的但虹内心有了冲动。“我要去北京。”

“辞职后,一个人拖着行李就去了北京。”但虹回忆着告诉记者,除了两个大学同学,她在北京都不认识第三个人。刚去北京时,原本还想从事原来的酒店行业,但找了几家星级酒店碰壁后,但虹开始考虑起了未来。“突然的机会,我看到SOHO中国在网上发布的复试信息。”房地产行业,让她有了冲动。

但虹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自己忍不住哈哈大笑,“因为我没有参加初试,没有复试资格,我突然灵机一动,就按照网上公布的时间和地点去了,并告诉负责接待的前台工作人员找当时在SOHO中国任职的一位高管。”没想到,当那位被但虹叫出名字的高管听了这段经历后,被但虹的精神折服了,当即决定给她一个“出单可入职”的机会。

放弃百万年薪出国深造

“总的来说,我应该属于比较幸运的。”但虹告诉记者,在正式成为SOHO中国“编外人员”的第三天,就实现了开张,这让她迅速成为SOHO中国北京项目的“红人”。

2003年,来北京的第二年,但虹就成为当时项目的销售冠军,拿到了将近100万元的提成收入。随后的几年中,也一直保持在年薪百万元左右。但 2008年,但虹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当时,挽留的人特别多,想挖我的公司也很多。”但她选择了出国这条路,去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学习。

“We Work”成都演绎

“其实,在新加坡学习的那段时间里,我也考察过一些项目,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

2012年初,但虹辞去了新加坡的工作后回到了成都。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到成都八号平台考察项目时,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并发到了朋友圈中。“过了几分钟后,合伙人之一的罗晓东突然打来电话问我是不是想做联合办公,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讲起合伙人的经历,但虹特别兴奋,“当时就了解过这种在美国很流行的办公模式,一想到可以在成都落地生根,我就很激动。”

随后,又有两位合伙人正式加入到团队中,从考察北京、上海等地的同类型项目到找场地、搞装修,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准备,今年10月8日,但虹和3位合伙人的“Working联合办公”正式开门营业,当天,就有十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拎包入驻。

“看到自己的梦想在家乡的土地上一步步变成现实,真的好开心。”采访的尾声,但虹告诉记者,未来,她每周都要组织沙龙、品鉴会、分享会等活动,让美国的“WeWork”在成都演绎出不同的特色。本报记者 陈泳

原标题:“Working联合办公”将美国时尚办公模式带回成都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