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以“大开大合”气魄做强城市功能。
一座城市发展的眼界和胸怀,决定着城市的格局和能级。成都地处西部内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客观上存在区位劣势,迫切需要我们拿出“大开大合”的气魄,跳出“盆地意识”,打破“西部宿命”,努力奠定我市在世界城市体系和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重点将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内外并举,打造畅达高效的现代交通物流网络。面对交通这块城市发展的突出短板,我们近年来深入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双流机场第二跑道、成绵乐和成渝高铁、第二绕城高速、二环路“双快工程”等一大批重大交通项目上马建成,我市内联外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下一步,将继续统筹抓好对外、对内交通,加快形成至西安、武汉、昆明4小时高铁圈,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8小时高铁圈以及市区、市域“半小时交通圈”。重点将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2020年建成后,成都将成为全国第三个“一市两场”的城市,年吞吐能力将达到9000万人次,我市全国第四大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二是推动市域轨道交通加密成网。目前,我市地铁营运里程达88公里,另有6条地铁线路正抓紧推进,近期还启动了有轨电车试点项目。“十三五”期间,我市平均每年将开通地铁2条以上,累计建成投运地铁13条、总里程达到500公里。三是谋划建设中国最大的国际铁路港。以稳定开行“蓉欧快铁”为依托,深入实施“蓉欧+”战略,力争今年开行班列300列以上,并延伸到德国纽伦堡等欧洲枢纽城市,积极争当串联“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综合枢纽。
二是对标先进城市,提升市政设施承载能力。市政设施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加快打造配套完善、现代智慧的市政设施体系。重点将抓三项工作:大力建设“海绵城市”,实现防止内涝和涵养生态的双重功能;深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建设成都第二水源李家岩水库。
三是深化对外开放,扩大城市国际影响力。成都自古拥有开放基因,是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起点,也是北丝绸之路重要的客货源地。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全域开放”战略,城市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有了明显提升。成都的“交往圈”越来越大。目前成都获批外国领事机构达15家,仅次于上海、广州,是内地领馆第三城,市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去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签证;同时,国际友好城市达29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39个。近年来,默克尔、卡梅伦、米歇尔等国际政要访华,全都把成都当作重要一站。成都的“财富圈”越来越大。成功举办财富全球论坛和世界华商大会,带来显著的后财富效应。目前,26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蓉落户,成都与全球2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机遇,深入推进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努力建设国家向西开放的门户城市。重点将抓好两件大事。一是积极争创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大力营造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营商环境,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二是高水平建设国际合作园区。当前,中韩创新创业合作园、中德中小企业园、中法生态园3家“国字号”的国际合作园区落户成都,这是我市深化国际产业合作的重大载体,我们将高水平规划设计,努力将每一个项目都打造成为对外开放的标杆。
原标题: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