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八问“打开小区” 成都政策主要针对新小区

2016-02-23 08:01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昨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不仅“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还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围绕这份文件“拆除小区围墙”的要求,赞同者有,质疑的声音也有。有人疑问:没有围墙,物业怎么管?陌生人随意进出怎么办?

中央为何要发文件推广街区制、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具体到成都,街区制怎么推广?打开已建成小区又在什么时候会实施?

人民日报:

打开小区不会一蹴而就

首先,未来街区的道路、绿地、停车位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如何分配,需要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和细分,绝对不可以是一个糊涂账。

其次,解决好停车问题、物业管理问题、环境问题、住宅区内公共空间等问题,是实现住宅街区化的前提。

最后,还需要一些单位大院率先垂范、引领,加快开放步伐。

看成都怎么做

成都何时推广街区制

去年已在推行小街区,与国家“街区制”非常契合

“实际上成都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推行‘小街区规制’,走到了全国前列。”市规划局详规处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成都的做法跟国家的“街区制”非常契合,都是做开放式街区。目前成都已把街区制进行到“落地层面”,一些要求和指标都细化了。比如路网结构,成都提的是“主干道围合、中小街道分割”,分级很明确;对于中央提的“窄马路、密路网”,成都的要求更加具体,中央要求不低于8公里/每平方公里,而成都每平方公里10公里的路网密度,“我们的标准还更高一些。”

成都小街区规制咋搞

9大片区试点 一些传统街区完善功能

市规划局举例介绍,在城市发展中,诸如少城、玉林已经有小街区的雏形。“可以在一些传统街区的基础上,做一些功能的完善,比如强调公共交通的支撑、公共服务配套的完善、地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去年9月,成都宣布将启动建设锦江宾馆片区、文家片区、茶店子片区、川音片区、兴隆湖片区等9大小街区规制示范区。目前示范区的规划编制已完成,正由涉及到的各个区(市)县具体推进。以川音片区为例,在交通上将打通断头路、增加支路来进行改造,同时结合川音资源,在该片区进行音乐文化创意产业的策划研究,结合业态文态生态等综合推进。

“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形成以小街区为基础的、交通便利、功能完善、尺度宜人、形态优美的城市空间。”

何时会打开老小区

成都政策主要针对新小区,老小区尚未尝试

该负责人表示,规划局曾调查发现,已建成小区中,二环路内路网密度还比较高,小区规模不大,但出了三环路后,会发现很多大的小区、楼盘,对于道路形成阻隔,导致交通微循环不畅,影响很大。

他分析说,现状来看,在老城区大规模实施街区制有一定难度,因为我市目前已建成一定数量的大街区、大马路、大广场。加上轨道交通线网尚未形成,公共交通的支撑作用还不够,而且老城区新增建设用地现在比较少了,不具备一步到位实施小街区规制的条件,也不可能通过大拆大建的方式实施。

该负责人表示,成都的政策主要是针对新建小区。至于中央提出的已建成小区该怎么去打开,目前成都还没有尝试。

打开老小区难在哪

牵涉物权法 业主权益如何不受侵犯

该负责人说,因为对老小区改造会牵涉到物权法的问题,小区里的公共配套部分,使用权本来归全体业主,受法律保护,没有义务对外开放,物业管理方式也是由业主大会决定,但如果打开围墙,任何人都可以进去,使用里面的资源如道路等,这会侵犯小区业主的权益,“中央要求已建成小区逐步打开,但究竟该怎么打开,我们只能静待中央层面的提法,看下一步会不会出台细则来落实这个问题。”

听央媒怎么说

为何推广街区制

治疗“城市病”刻不容缓

经过37年发展,中国城市日新月异,但问题也不少。尤其是各种“城市病”,必须得治,刻不容缓。这就是这份重磅文件的出发点。

在中央看来,封闭小区是当前城市病的一大病因。随着大宗用地开发越来越普遍,宽马路、大广场、超大封闭社区形成,迫使人们不得不开车出行,却拥堵在路上。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不但造成街区宜居性不高,社区活力缺乏,也令不少人的城市生活并不快乐。

原标题:八问“打开小区”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