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 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
减贫近千万人 贫困发生率从20.41%下降到5.8%
“十二五”期间,四川扶贫攻坚亮点纷呈。龙灯村算是其中一个典型。
孙守林的日子开始发生了变化。近两年,家里盖起了新房,安装了自来水,搞起了核桃和魔芋种植,硬化公路修到了自家院坝,村里还有了活动室供大家闲暇娱乐。在龙灯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候。
龙灯村位于四川北部山区,是广元市朝天区少数几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从朝天区到村上,20多公里山路基本是在石壁上凿出来的,一边是紧邻的山石,一边是数十米的深沟,蜿蜒曲折。这里是四川扶贫秦巴山区的重点区域之一。
龙灯村辖4个村民小组142户495人,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全村700亩土地,多在海拔1200米的石头大山里。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受困、水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产业支撑不强,农民收入在全区行政村中排中位靠后,被确定为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28户,贫困人口103人。为加快发展,同步实现小康,龙灯村从基础设施、产业环境、民生保障、村民素质提升等方面下了大工夫。
龙灯村现貌,老旧的低矮瓦房被砖房替代
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扶贫力度,逐步硬化通村通组道路,全村引进业主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种植魔芋400余亩,发动农户规模栽植核桃500余亩。年出栏5000多只土鸡、200多头生猪,年人均收入在去年达到6000元左右,村里80%的住户盖起了新房,添置了摩托车,村里停滞了十几年的舞龙灯习俗也恢复了起来……“日子当然越过越好了。”村党支部书记孙世居说,要让大家吃饱穿暖,脸上有笑容,心里有快乐。
孙守林家里栽植了12亩核桃,并套种了魔芋,“种子树苗都是政府提供的,还有技术人员来指导,产出来后,会有专门的老板上门收购,非常方便。”除了产业增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发生了巨变,特别是道路交通的变化。对此,孙守林感触颇深,“以前全是土路,又不平整,一下雨就全是泥浆,没法下脚,因为都是沿山路,还经常垮塌,出行就是一个大问题,但现在硬化公路基本可以通到各家各户。”
在龙灯村,最能直观体现扶贫成效的,除了道路,便是新房。站在村里的一处观景平台望去,过去破旧的低矮土瓦房已经难以再见,取而代之的是白墙灰瓦的砖房小楼。在这里,各项扶贫工作仍在进行,对于未来,大山深处的龙灯村或将成为人们乡村观光的新去处。
龙灯村的扶贫变化仅是四川扶贫的一个小窗口。
五年前四川省农村贫困人口达1356万人,四川是全国扶贫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带着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的特殊省情,四川省踏上“十二五”征程。5年间,四川省扶贫脱贫攻坚持续加码——从2011年起,实施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3年首次将扶贫开发列入八项重点任务,启动“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实施“五大扶贫工程”。五年来,四川投入各类扶贫资金共2150多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8.39亿元,比上个10年总投入增长54.3%。五年来,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356万人减少到380万人,减贫近千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41%下降到5.8%。
原标题:[治国理政新实践·四川篇]“九大工程”助力四川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