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例
4岁孩子不会叫“爸爸”
医生问家长“是否手机玩得太凶了”
前日,4岁男孩波波(化名),由爸爸妈妈和奶奶带到了华西附二院钱幼琼的门诊求医。家长告诉钱幼琼,波波几乎不开口说话,到现在也只能叫一声“妈”,连“爸爸”都不会叫,更别说其他词句了。
而对波波进行了各个部位检查,并检验了智力、听力等指标,排除了其他所有易导致不开口说话的因素后,钱幼琼判断,波波是缺乏语言刺激而导致的语言发育障碍。
“你们是不是手机玩得太凶了,平时都不怎么跟娃娃对话?”钱幼琼话一问出,波波的父母都羞红了脸,尴尬地相视一笑。
“果然又是一对玩手机时间比看孩子时间还多的小夫妻”,钱幼琼心中暗自叹气。她只得向对方一遍又一遍地重申:“回到家就把手机关了,啥都别玩,就陪着孩子玩,多跟孩子说话,教他念念唐诗……”
爸妈“耍手机”和娃娃“不说话”有何因果?
老专家: 对话太少 孩子缺乏语言刺激开口难
在儿科当了61年医生的钱幼琼告诉记者,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语言的发育是儿童全面发育的标志。通常,幼儿在10个月左右大小时,就能开口叫“爸爸、妈妈”了。而3岁左右的儿童,其语言能力应该可以达到能与大人进行简单对话的程度。3岁尚不能完成喊人叫人之外的其他语言,那就不正常了。
据她介绍,影响幼儿语言能力的因素,通常有智力低下、听力不足、自闭症等。但若排除了这些因素,就可能是语言发育障碍。
导致语言发育障碍,最现实的原因,就是孩子接受的语言刺激太少。钱幼琼称,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需要有语言刺激。到了孩子可以开口了,就更应有语言刺激和交流,幼儿对语言非常敏感,不在这一时期让孩子有健康正常的语言发育,就很可能给未来的成长带来麻烦。
当然,耍手机与幼儿语言发育的关联是间接的。在钱幼琼60多年的从医经历来看,没有低头族的年代也未必没有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只是以前大多出现在农村,那时候农村的年轻夫妻要外出打工,带孩子的老人要干农活,所以许多农村孩子的语言发育要较城市孩子迟缓。
但现在不同了,钱幼琼粗略估计,自己的患者中,城市的孩子至少比农村多两倍。“没有手机的状态下,家长们回了家都是围着孩子转的”,钱幼琼称,手机越来越智能之后,家长们奉献给手机的时间都是惊人的。
“比起说它是病,我更觉得它是个社会病”,她称,这种病无法通过药物解决,只能用心。不过,虽然钱幼琼每次问诊都让患儿们三个月后复诊,但并没有这类患儿找她复诊过。她积极地想,或许是因为家长们将这病因改正后,孩子们已经好起来了吧。
小调查
家长们下班后花多少时间玩手机?
少的两小时 多的5小时
昨日下午5点,记者来到成都市第三幼儿园门前,对8名正在等待接娃娃放学的家长们进行了一次调查。8名家长中,每名家长下班后都会花一定时间玩电子设备,最久的达到5小时,最短的也要玩两小时。
家长梁先生告诉记者,工作业务在手机上处理,生活中购物缴费等问题在手机上解决,放松时,在手机上玩游戏。这种情况下,很难放下手机。而即便在陪孩子期间,也总是同时玩着手机。
对此,钱幼琼表示,单纯的陪同不一定是“有效陪伴”,有效的陪伴孩子,需要家长的有效参与,创造一个有互动有交流的语言环境。
成都市二十幼的何园长也告诉记者,其实每一年开园,入园小朋友中都难免会有语言发育迟缓的情况。她同样认为低头族家长对孩子疏于陪伴是其中一个原因。她同时还表示,家中语言环境不统一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比如有人说普通话,有人说四川话,很容易让正对语言敏感的幼儿感到混乱,从而无从开口。
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刘海韵
原标题:八旬华西儿科教授疾呼 家长, 请放下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