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稿源  »  正文

人民日报:求取贤才,成都怎样留人心?

2016-05-19 08:46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史建婷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在打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过程中,成都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都市不断出台相关招揽、吸引优秀人才政策。而不久前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加快打造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区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成都人才新政十条”)成为当前招揽优秀人才的直接政策保障。

拓宽渠道筑巢引凤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同样表达了成都在招揽人才中面临的难题。而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成都人才新政十条”专设“伯乐奖”,全面激活企事业单位、人才中介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多渠道引才,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资金。

同时,成都探索建立“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联合引才机制,支持在蓉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政府共同发力,吸引聚集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来蓉。

为有效解决引进海外人才须“硬着陆”的问题,拟突破海外人才引进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成都计划建立中国(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运用灵活的市场手段,为海外人才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配套成熟完善的“离岸”创业空间载体,为海外人才来蓉创新创业提供国际化综合性平台,推动海外人才智力成果在蓉实现产业化、市场化。

吸引人才,渠道重要,资金同样也是少不了的物质基础。为了吸引到更好更多的人才,“成都人才新政十条”大幅提高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和人才资助标准,引导全市设立总额不少于2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实施分类分层资助。

注重培养本土人才

2015年11月,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希在《人民日报》刊文强调,要坚持自主培养国内人才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防止“招来女婿气走儿”。这一情形也受到了成都有关部门的关注,而“成都人才新政十条”便充分体现了坚持自主培养本土人才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的原则。

按照“成都人才新政十条”的要求,成都市委组织部将实施“成都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重点遴选全市科技、高端技能、现代农业技术、社会工作、教育、卫生、金融、文化艺术等领域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才加以培养。

具体而言,成都每年将选拔培养100名左右中青年优秀人才,培养周期为3年。给予入选者每人30万元的资助,分3年拨付,第一年给予10万元,第二、第三年经考核合格后分别给予10万元……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对于吸引人才的工作来说,招得来重要,留得住更重要。因此在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除了将人才“引进门”,还要“扶上马、送一程”。

如何加强统筹协调,整合优势资源,促进科研成果更好就地转化,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对此,“成都人才新政十条”做出了明确回答,那就是:充分整合经信、科技、人社、金融等与创新创业相关部门的政策资源,每年遴选5个左右重点人才(团队)项目进行综合资助。

对国际顶尖人才中获诺贝尔奖等世界知名奖项来蓉创新创业的,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综合资助;对顶尖团队中属于国家(国际)重大战略项目的,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资助金额之高,力度之大,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于领先水平。

搭建完善服务平台

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创建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搭建产业孵化平台,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梯级孵化体系,支撑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健康发展;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鼓励人才企业创建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资助……

这是“成都人才新政十条”里构建平台,做好服务的举措。除了为各类人才在成都营造宜业的环境之外,营造宜居环境、化解工作之余的难题、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也是“成都人才新政十条”里的重要内容。

针对专家人才重点关心的办事流程问题,成都将建立党委联系优秀专家人才制度,加强领导干部与专家人才的直接联系和有效沟通;并且在市政府政务中心设“新型人才服务中心”,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针对专家人才重点关心的住房问题,“成都人才新政十条”要求强化住房和办公用房保障;针对来蓉创新创业外籍人才普遍反映证照办理时间较长、点位较少、流程复杂等困难和问题,“成都人才新政十条”也将尽最大力度给予外籍人才停居留特殊支持;另外,成都还将建立人才集体专户,解决人才配偶及子女落户问题;为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组织疗养等等。(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5月18日05版)

 

原标题:求取贤才,成都怎样留人心?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