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影视编剧队伍现状堪忧 创作脱离生活为市场导向

2016-09-14 07:22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唐欢   责任编辑: 史建婷

“叫座不叫好”的影视作品频现、甚至出现观众“边追边骂,边看边吐”的奇特景象,好剧本荒导致行业对“IP”的盲目追捧……在中国影视行业规模爆发式扩张的当下,影视作品的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一些艺术水准不高的作品虽然凭借话题、明星等商业元素获得一时的舆论关注和经济利益,却消耗着整个社会对影视行业的信心。当狂热降温,泡沫褪去,受众的不满逐渐浮出水面,首当其冲的便是作为“一剧之本”的创作群体——编剧。

编剧原创力滑坡,已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繁荣的瓶颈。中国的编剧队伍究竟怎么了?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从业人员,从稚嫩到资深,从业内大腕到业外评论家,通过不同的角度一探这一行业的究竟。

队伍:鱼龙混杂,各自为战

23岁的小江自称自由职业者,但大部分时间都在写剧本。在影视圈,这样的年轻人很多,最终能在作品放映播出时获得署名的却寥寥无几。“相对于数以万计的‘小编剧’,现在编剧圈真正有署名资格的大编剧还是少数。他们往往负责攒局,具体的写作可能还得靠‘下面的人’。然而,他们的收入却是我们不能比的。”小江一席话,掀开了编剧行业规则的冰山一角。

“除了少数知名编剧,大部分年轻编剧的工作都带有打工性质。他们作为团队成员贡献智慧力量,以求脱颖而出,但很多权益得不到保障。”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告诉记者。

这一现象和十多年来影视业的急剧变化密不可分。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赵葆华介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北影、上影、长影等大型电影制片厂都设有文学部,统一研究策划选题,定点定向组织编剧深入生活、展开创作。但新世纪以来,大多数制片厂的文学部被解散,众多编剧被推向社会,协同作战的“正规部队”变成了各自为战的“散兵游勇”。与此同时,传统影视行业的规模逐年扩张,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等新兴网络文艺样式也迅速成长起来,市场对编剧的需求愈加旺盛,专业编剧的数量却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飞跃式增长,再加上编剧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致使大量外行涌入,导致了今天编剧队伍良莠不齐的格局。

“当前编剧群体的一大特征就是‘杂’,不同群体的诉求可能截然不同。”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秘书长汪海林说,很多刚入行的业余编剧急于求成,心态浮躁,往往为了争取机会而甘愿沦为廉价劳动力。罔顾权益的后果,就是编剧被拖欠稿酬,著作权、署名权被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行业地位每况愈下。

编剧界的后进者出头不易,并不代表前辈们的日子就过得滋润。近年来,知名编剧奋起维权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比如,面对观众对电视剧《楚汉传奇》剧情拖沓、台词雷人的争议,该剧编剧汪海林曾在网络上张贴剧本,厘清责任,称由于拍摄过程中剧组随意修改剧本,才导致大量漏洞出现。电视剧《美丽的契约》的主演宋丹丹与编剧宋方金关于“是拍戏还是拍剧本”的争论,也让大牌演员自带编剧、谁腕大就听谁的等行业潜规则曝光。

创作:脱离生活,市场先行

在整个影视行业都陷入剧烈变革的时代,编剧界无论“老少”都面临严峻考验。生活积累丰富、年龄稍长的编剧多采取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对现代影视创作的新技巧和新思路缺乏了解;相比之下,年轻编剧更熟悉工业化生产流程,主要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创作,但却缺乏生活的阅历和思想的积淀。“编剧队伍松散,缺乏整合力量、协调力量、引领力量,导致剧本数量虽多,可真正能够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艺术精品却少之又少。”饶曙光说,“这其实是一个结构性矛盾。影视创作如何在保障艺术水准的基础上,从小作坊劳动演变成现代团队协作,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

“现在的剧本创作绝大多数是根据市场需求策划的‘命题作文’。委托制作的片方往往以商业利益优先为原则,要求编剧为演员加戏、加入新角色、植入广告、为节约成本修改特定场景等。为了满足这些诉求,剧本往往被改得乱七八糟,艺术质量难以保证。”赵葆华说,由于缺乏资金以及相应的投拍机制,能坚持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以适应时代呼声、人民需求为己任的原创编剧可谓凤毛麟角。而且,这些坚持艺术探索、有职业道德的编剧在业界被边缘化了,成了很多人眼里跟不上时代的“守旧派”。

“守旧派”显得不合时宜,那么所谓的“新潮派”又是什么样呢?曾写出《婚姻保卫战》《别了,温哥华》等热播剧的编剧高璇向记者讲述了一位青年编剧以成功者的身份向同行“开班授课”的情景:“他说现在写剧本一定要有‘网感’。比如,每一集里边得有三个点,即闹点、槽点和雷点。观众看戏是找乐子,剧情得闹一点,又不宜太密集;同时,雷点也是必需的,因为这能给观众带来智商上的优越感;槽点的作用更重要,存在一些故意疏漏的环节,可以让观众挑错,形成争论,扩大影响。”如此投机取巧的“创作课”,让高璇直呼“崩溃”。“在用刻意做作的方式将‘玛丽苏’‘傻白甜’以及雷人槽点等肤浅套路硬性植入影视创作之中时,编剧应坚守的真正‘大道’却被忽略了。对我来说,人物丰满、情节流畅、内涵深刻才是一部作品成功的标准,绝不因时代发展、平台改变而改变。为了追求所谓‘网感’而放弃生活的质感,无异于舍本逐末。”高璇说。

原标题:影视编剧队伍现状堪忧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