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 (2)

2016-09-14 07:43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史建婷

延伸阅读

我国城市发展的特征、趋势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长距离、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伴随着快速城镇化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人口转移是城镇化最基本的现象,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口流动的过程,由此带来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

人口流动及变化趋势

促进跨区域流动是当前城镇化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消除城乡二元制、使农民主动转换户籍的做法在短时间内难以达成。因此,鉴于农民工在外出务工过程中越来越考虑家庭需求,长期的家庭分离难以为继,中短途流动务工和“工农兼业、城乡双栖”的本地城镇化将越来越多,如2010年中部、西部地区的县(市)域单元城镇人口增长比例分别占该区域城镇人口增长的70.4%和60.0%,40岁以上农民工回流趋势增强。

另一方面,人口流动逐步由远距离、跨区域流动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周边、近域省份的区域化流动转变,2013年安徽省流出人口的78%流入江浙沪,广西和湖南流出人口的85%和64%流入广东,河北流出人口的66%流入京津两市。这种区域化的人口流动模式正在替代过去更大尺度、更远距离的人口流动模式。

人口与产业的聚集特征

新一轮城镇化的重心正在向中西部转移,人口与产业的聚集将趋于相对平衡,“胡焕庸线”以东地区逐步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格局,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将持续成为人口与产业高度集中地区,但由于环境与成本的倒逼,集聚的速度明显地放缓;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中原地区、关中平原地区正在形成新兴城市群,将吸引人口与产业的进一步聚集。

“胡焕庸线”以西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一批内陆边境中心城市、口岸城市也将获益于内陆地区的开发开放有较快发展速度。这些内陆的城镇密集地区、交通走廊地区和沿边口岸地区将成为新的生产基地、消费市场和流通中心。未来,以县城为核心的县级单元人口与产业聚集能力将会有更大幅度提升;教育、医疗是吸引农村人口举家迁移的最主要因素,县的非正规经济比例快速上升,将会促进非农就业,带动人口聚集。

城市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新挑战

未来城镇化速率将逐步放缓,但仍然面临人口进城所带来的挑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所带来的物质需求将产生巨大的资源消耗压力,城市发展将占用更多的生态空间,并大幅度改变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将持续增加,引发健康与安全问题;公共医疗卫生、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方面的公共投资也将明显增加。大城市和城镇群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呈现区域化态势;县域本地城镇化、工业化趋势使环境问题呈现“面域化”特征。

今后城市资源消耗的增加将主要来自生活领域。大量中产阶级已经在城市中聚集起来,国际预测中国自2000年到2020年间,中产阶级规模将从不到1800万迅速增长到2亿人。这一群体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带来的资源消耗也在不断增长。此外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要进一步推动1亿外出务工农民工及随迁家属落户城镇,为1亿棚户区及城中村居民改善住房和生活条件,也需要政府大量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设施投入,使得未来一段时期内政府的财政负担和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重。

在五大发展理念下

认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邓 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凝练为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之一。推进绿色发展,要深刻认识党中央提出绿色发展的战略深意,在五大发展理念下,认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充分认识:加快绿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最大的瓶颈制约是资源环境问题,最大的短板也是资源环境问题。客观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对生态环境建设也是很重视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接受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1996年我国就开始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但过去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路径和方法认识不够,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

实际上,生态环境建设面对的问题是极其复杂和深层次的,包括四个层面:一是人们看得到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实问题;二是资源环境形势恶化背后的人类不当行为,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三是导致人类不当行为的制度问题;四是价值取向问题。因此,生态环境问题实际上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综合治理,既治标更要治本。绿色发展正是从改善严峻的生态环境现实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制度变革和文化重塑进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来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路径。

正确认识:绿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绿色发展的本质是发展。离开了发展来谈绿色,不符合中国国情;离开了绿色来发展,没有出路,只有毀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既是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要求以绿色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时,“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冲突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种选择是生产力质量优劣的选择,是一种价值取向,因为绿水青山是比金山银山更基础、更宝贵的财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国民经济绿色化的过程,包括国土空间绿色化、经济社会绿色化、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等。

绿色化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可以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绿色化。绿色化的过程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绿色转型和质量提升的过程。因此,要进一步明确“融入”的内容和要求,在经济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运行机制层面,有针对性地推进深度融入。经济建设是运行中的现实系统,包罗万象、千差万别,每个经济系统有各自的目标任务,承担的生态功能也各不相同。要对系统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进行认真剖析和诊断,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承担的任务,因地制宜地设计融入重点和融入方法。只有在要素层面、结构层面、功能层面和运行层面的融合共建,才是深刻的、有效的。要素层面的“融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模式,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的战略构架和工作部署

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以来。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个中央文件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当前,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的有效路径,并及时总结经验和推出创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对基层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迫切要求。更希望一些地方政府切实践行生态文明,知行合一、率先垂范,为全国探索可学习、可推广的模式。成都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面临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把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通过绿色发展协同创新推进城市绿色转型的新路子,总结出可供学习的绿色创新发展新模式和新经验,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可行性、创新性和全国范围的推广价值。

四川大学《城市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体系研究》课题组最近提出了发展“绿色创新经济”的新观点,启动了“绿色创新经济发展探索试验”的准备工作,拟用三年时间在四川、贵州、重庆等地各选一个城市进行试点。总体思路是,以中央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为指导,以推进城市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主线,以结构化系统融入的方法为工具,坚持知行合一,坚持任务导向与问题导向,探索通过绿色发展协同创新推进城市转型、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具体路径与模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创新经济的新形态、新模式。通过三年的探索努力,推进党和国家关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基本上在试验城市全面落实,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初步设定:绿色创新经济探索试验的六大任务

探索大城市中心城区和中小城市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路径与方法,尤其是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在经济领域协同推进的具体路径。

探索“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来推进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与方法。重点在“融入”上下功夫,在“融入”上有所创新。

探索多个层面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的模式。如“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协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四大任务之间的协同创新,政府企业民众推进绿色发展的协同创新,以及区、街道、社区推进绿色发展的协同创新,制度、政策与工具的协同创新等等。

探索城市绿色转型的难点、重点及其破解途径。城市转型的核心是结构转型,因此,要做好结构分析这一城市转型的基础性工作,找准城市结构的问题和绿色转型的关键、难点和重点,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突破。

探索城市综合生态系统的健康管理模式与途径。协助政府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监控系统、修正系统以及长效机制。

探索生态资本与人力资本深度融合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从城市组织结构资本的绿色化切入,重构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提升城市绿色创新发展能力,普及绿色人生发展规划。(作者: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