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新都区大丰镇的张女士,非常关注家门口的“锦丰新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展,时不时去看看修得咋样了。让她感到奇怪的是:“这里跟一般的工地很不一样——现场很干净,噪音也很少,5层以上全是拼上去的,像搭积木似的。”她口中的“不一样”,全是因为这是成都市第一个按照装配式方式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工程。
装配式建设,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工业化,是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是未来建筑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国务院、四川先后提出要加快装配式建设发展。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设工程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装配式建设方式的要求。“锦丰新城”是市政府确定的成都市建筑工业化示范试点项目,也是2016年度四川省第一批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在成都市的建筑节能减排工作中,“锦丰新城”作为示范项目,将进一步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一项重要“暖心”工程
全国应用面积最大示范项目
“锦丰新城”项目位于大丰街道赵家村,占地约180亩,总建筑面积约50多万平方米,修建23栋26~32 层共计约6500套公共租赁住房,由成都市住房保障中心投资26亿元建设。目前该项目全面进入工业化吊装阶段。
在项目施工现场,塔吊忙碌间,一个个事先预制好的混凝土构件被安放到自己的位置,等待被连接、固定……在这里,由于从6层开始都实现了预制拼装作业,现场没有大量的建筑工人作业,扬尘几乎为零,因大量现浇而产生的噪音也大大降低。
市房管局住房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锦丰新城”项目是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预制装配率达40%~50%,预计2018年建成,届时将满足我市6500多户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不仅是一项绿色环保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暖心”工程。
全面采用BIM技术
在设计技术上走到四川前列
“建筑工业化,是未来建筑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相比传统建筑业,新型建筑工业化主要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施工上实现了突破。”市房管局住房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建设方式是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将工程的设计、开发、生产、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一体化产业链,在提高建筑工程建造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建筑质量,并且节能环保,更绿色。
“锦丰新城”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面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项目深化设计出图。为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我市成立了成都市建筑工业化试点项目总体统筹和工作推进工作组,从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及工业化专项论证到构建数据模型均全程参与。市房管局住房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BIM数据库的创建,可以准确快速计算工程量,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为施工企业制定精确计划提供有效支撑,减少资源、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浪费。
目前,“锦丰新城”项目构件部品在生产上均实现了工厂化、施工安装装配化,大幅提升了建筑质量,减少了建筑质量通病。
建筑节能减排领域
锦丰新城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装配式建设现场机械化程度高,湿作业少,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劳动力,又提高了建筑质量。”鉴于装配式建设的种种优点,我市相关部门极力倡导和推广,市房管局住房保障中心也特邀行业专家进行保障性住房项目工业化培训,“建筑工业化生产是标准化、工厂化生产,人工操作少,在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管理上有较大提高,同时也利于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
为加大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快我市建设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了《成都市建设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通知,严格落实加快推进装配式建设工程发展的要求,加快建筑工业化基地建设,要求全市房建工程项目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20%。自“锦丰新城”项目开始,一场全新的历史性变革正在成都建设领域展开。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和单位已经陆续组织多场项目现场观摩会。“锦丰新城”作为示范项目,将进一步发挥在建筑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导向引领作用,加速我市装配式建设工程的推广。记者 辜波
原标题:成都保障房项目推进装配式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