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末,唐蕾在小酒馆。
热血青年挤爆小酒馆。
小酒馆,拥挤澎湃的青春
赵雷歌中的玉林路,实际上是玉林西路,这条小街街道两边一度种满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这里可以说是成都最有文化气息的街区。
玉林的出名最早得益于当代艺术的崛起。那时刚从美国回到成都的何多苓想寻找画室,恰好找到玉林路上的沙子堰小区。
1997年,唐蕾和张晓刚因为周春芽的邀请从重庆搬到成都安家,唐蕾想有个可以睡懒觉的自由工作,张晓刚想有个艺术家们交流的公共客厅,于是盘下玉林西路55号一家转让的酒吧,沈晓彤取了“小酒馆”的名字,邱黯雄则绘制了沿用至今的那只手的LOGO,刘家琨则设计了小酒馆的外观。
追崔健成名的唐蕾 成了原创乐队的“保姆”
唐蕾和摇滚乐的缘分要追溯到1990年,当时正火的崔健来成都开演唱会,坐在第一排的唐蕾按捺不住激动,冲过警卫的三层保护跳上舞台给老崔来了一个热烈的拥吻。崔健就此和唐蕾成为好友,朋友们经常开她玩笑,“你是中国的第一个追星族!”
小酒馆开始吸引不少乐队来演出,失眠乐队、襁褓乐队、另外两位同志等都
是常客。唐蕾觉得那些长头发的年轻摇滚人不容易,“没钱消费,都是喝着白开水,弹一些自己的音乐。我就说你们就把原创的东西在小酒馆唱吧。”
唐蕾无微不至地照顾那些初出茅庐的本土乐队。媒体经常用“摇滚教母”来称呼她,她却不止一次地向记者“诉苦”:“这个称谓太大了,我担当不起,是摇滚保姆还差不多。我还是喜欢听大家叫我唐姐。”
2000年那个火热的夏天,唐姐带着9个成都乐队去北京巡演,40多个乐手,大家为了省钱坐上最慢的一趟1364次火车,挥师京城举行了6场演出。那时他们住10元钱一间的地下室,吃的也是街边摊,后来张晓刚发起,朱哲琴等加入,请大伙搓了顿火锅。
在成都乐队演出时,窦唯、张杨、子曰乐队等都来捧场,后来小酒馆把这次演出制作成VCD《2000地下成都北京现场》在圈内引起不小的轰动。
唐蕾2002年、2004年又分别组织两次巡演,成都乐队如阿修罗、声音玩具、雷神等也在全国有了名气,小酒馆也成为外地乐迷来成都必须到此一游的“圣地”,成为原创乐队的根据地。
赵雷当过几天吧员 李志低调地帮歌手弹吉他
2007年,21岁的赵雷开始穿行中国川藏、云南地区,他和朋友们从拉萨出发第一次到了成都。到了小酒馆后,赵雷的脚就迈不动了,他在小酒馆玉林店当了几天吧员。那时候他写下《开往北京的火车》、《咬春》等歌。
拥有大批粉丝的民谣歌手李志,也和小酒馆有交集。小酒馆负责人之一蔡鸣回忆说:2007年到2009年李志为了生活在成都工作了两年,他就住在玉林一带。好多次下午下班时间,我都在一环路电脑城外面碰到骑自行车回家的李志,戴着耳机非常陶醉,很低调憨厚。他参加过好几次小酒馆的民谣联合演出,还帮其他的民谣歌手弹吉他玩音乐。
歌手黄大炜和蔡健雅、影星周迅、导演张扬都是这里常客。2007年,周迅前来观看小酒馆十周年演出,蔡鸣回忆,演出结束,周迅正准备出门,忽然她的肩膀被拍了一下,一位成都乐手笑嘻嘻地对她说:“嘿,你这个姑娘长得咋这么像周迅呢!”
2017年1月1日,在第八届中国摇滚迷笛奖颁奖典礼上,迷笛音乐学校张帆把中国摇滚贡献奖颁给了小酒馆。
作为中国原创音乐最重要的推动者和见证者之一,小酒馆在这20年里带来了2000多场演出、7000多个不眠的夜晚和无数支从这里走向全国的优秀乐队。对那些曾在小酒馆拥挤的现场尽情释放过荷尔蒙的年轻人而言,小酒馆永远寄存着他们珍贵的青春记忆。
地理坐标:小酒馆处于玉林西路55号
在这里,热泪盈眶
十年前的一个周六夜晚,海龟先生乐队首次在小酒馆演出,雷鬼和SKA混杂的音乐节奏非常欢快,台下挤得满头大汗的乐迷禁不住随着音乐玩起了POGO游戏,大家疯狂地撞来撞去,但是彼此都很友好。当主唱李红旗唱《男孩别哭》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优美而略带伤感的旋律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演出间隙,我跑到门外抽烟,唐姐也在外面透气,“他们的音乐很有国际范儿,你说那个主唱唱的是不是外语,俄语还是英语?”唐姐问我。这时我的眼光瞟见不远处一个男孩儿,正在偷偷抹着眼泪,眼睛通红。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听了《男孩别哭》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句话出自凯鲁亚克的《达摩流浪者》。
摇滚乐迷总是把能看现场演出的live house当成最能释放自己的精神沃土,就像小酒馆。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多少有些叛逆,于是义无反顾地成为摇滚乐的拥趸。《男孩别哭》有一句特别打动人的歌词:“我跟你描述一个灵魂,它拥有不谢的青春。每当夜色降临,就会轻轻歌唱……”
总有一天,我们在飞速旋转的时光中会变得沉稳和世故,可是每当听到科特·柯本的《少年心气》,我们还是会精神一振,仿佛重返十八岁。
这也是小酒馆,对于乐迷,对于青春的意义所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张杰 本版图片由白夜、小酒馆供图
原标题:玉林西路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