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只流浪狗都有故事,李国秀还给它们取了名字。李国秀说,在救助站时间最长的,是一只叫“花花”和“刺猬”的小狗,它们在这里已住了13年了。一只叫“阿黄”的狗狗只有三条腿,走路也是跳一跳的,这是李国秀两年前从铁轨上捡回来的,“它可能是被火车碾压了,伤势严重,同样救治两个月才存活下来。”
另一只叫“小白”的狗狗,右眼已失明,身上长了肿瘤,这条狗狗是五年前蒋秀芬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当时它躺在垃圾桶里奄奄一息,头上身上都有被打过的痕迹,无法站起来。”看着狗狗可怜,蒋秀芬将其抱回了救助站,可是如今这只狗狗身上的肿瘤越长越大,不知还能活多久。
狗狗多了,也经常打架,李国秀和蒋秀芬也时常被抓伤或者咬伤。今年春节前夕,在给残疾狗“黄掰掰”上药时,李国秀的嘴唇被咬一口,鲜血直流。然而,李国秀没有责怪它,“它被人打断了一条腿,所以很害怕人。”
李国秀介绍,长期以来,救助站一个月的开支均在2000多元,一年花销要要3万元左右。以前,救助站难以维持,主要靠自己的退休金以及一些爱心人士的捐助,举步维艰。“我的医疗卡都很少给自己买过药,大多给狗儿买消炎药、眼药水和板蓝根了。”李阿姨笑着说,幸好家人都还支持。
随着收养的规模越来越大,加上几年前当地媒体的报道,她和她救助站逐渐被人们熟知。“现在很多爱狗人士加入进来,还组建了爱狗人交流群,经常有人捐钱捐物,狗狗没吃的了会有人送来,还有志愿者来帮狗狗看病。”
“不请自来”的狗狗多了
爱心救助站的超负荷运转 ,李国秀也曾通过媒体呼吁爱心的人士前去领养。为此,经常也有爱心人士李国秀的爱心救助站去领养狗狗,这样一来,这里刚出生的小狗和漂亮的狗,很快会被领养走,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残”。
“我们欢迎爱心人士来领养,但是希望领养者能够对流浪狗负责,不要领去了不喜欢又扔了。领养之后,如果不喜欢,可以送回救助站。”李阿姨说,只要有人来领养的狗狗,她们都会嘱咐领养者要善待这些狗狗,还要进行按期回访,大多人对领养的狗狗还是很好。不过,他最担心的还是这些流浪狗们遭遇二次丢弃。
2014年,一对20多岁的男女来到救助站,领养了5只流浪狗回家看厂。半个月后,李国秀前去该工厂确认流浪狗安危,到了才知道领养者对流浪狗不闻不问,把流浪狗栓在工厂门口,饭菜发馊,没有水可以喝,5只流浪狗可怜巴巴地望着她。看到这样的情境,她又把5只流浪狗接回了救助站。
李国秀介绍,虽然现在,救助站不再收养新的流浪狗了,但是很多人知道这里,悄悄地将狗丢到救助站外面。这令她很气愤,三天两头就有人跑到爱心救助站门口丢狗,有时一两只、有时三五只小狗,甚至都不知道是谁丢的。
▲爱心救助站门口被人悄悄丢弃的小狗
“有时看着狗狗可怜,只能抱进来喂养。”她们分析认为,很多人不想养狗了,就找地方随意抛弃,才造成这么多流浪狗无家可归。为此,她们也呼吁,希望不要再有人丢弃狗狗。
民间救助还能走多远?
董女士是攀枝花的爱心人士,她们一群人在攀枝花建立了爱心流浪宠物群,呼吁大家关注爱护这些小动物。据她介绍,目前,她们群总共有几个救助站,包括李国秀所在的救助站,“共收养有200余只流浪猫狗,这些救助站属于饱和状态,而这些猫狗的喂养、医疗等费用,主要靠群里爱心人士的捐赠或义卖。 ”
据多名爱狗人士介绍,目前,我国只有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有政府设立流浪动物收容机构,而攀枝花也没有专门收容机构。而现存的一些容机构是由民间的动物爱好者和爱心人士出资建立。即便当地畜牧部门给这些民间收容机构免费提供了一些疫苗等,但是主要经费还是靠爱心捐助。由于捐款造成的资金不固定,加上数量庞大,民间组织的无力独撑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如今,每天上午,李国秀和蒋秀芬都在流浪狗救助站里照看、喂养狗狗,中午再匆匆离开。今年,李国秀的老伴今年已76岁高龄,行动不便,所以每天上午安顿好这些狗狗后,就要赶去菜市场买菜回家做饭。而蒋秀芬的孙子也入学了,她每天离开救助站第一件事就是去市中心给孙子做午饭。
随着年纪增大,李国秀和蒋秀芬也有些力不从心,“现在真的是太累了,我们想过放弃,但是这些可怜的狗狗怎么办?”一方面大部分都是狗龄较大,有的还是残疾,很少有人愿意收养,另一方面养了这么多年感情也难以割舍。
去年,曾有志愿者请了一个人来救助站专门照看狗狗,但是对方一看狗太多,便拒绝了。究竟怎么安置好这些狗狗?她们目前还没有找到答案,处于两难境地。 她们说,狗狗于她而言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让她几乎难以负荷的责任。究竟这样的民间救助之路还能走多远?李国秀心里也没底,只能走一天是一天。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
原标题:攀枝花老人16年收养了82只流浪狗 如今爱心成负担步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