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一流 比学赶超
2月27日,成都召开全市对标管理工作动员会,58个区(市)县和部门初步锁定拟对标城市目标,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中寻求定位。“成都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就是一种对标。”成都市委要求,要以国家中心城市为标准,明晰成都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看清距离目标存在的差距。各区(市)县和部门要运用对标管理办法,立好参照系、找准坐标点,构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集团冲锋”优势。
城市竞争激烈
“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
不久前,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参加成都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成都从县域经济发力,振奋精神、不甘现状,埋头苦干、竞相发展,努力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力争上游、走在前列。
成都市委随后作出部署,要求各区(市)县和各部门转换参照系,不满足于全省“卫冕冠军”,在全国范围内敢与一流拼、敢与先进争,避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27日的动员会透露出成都的紧迫感。
随着全国各主要城市相继公布去年“成绩单”,成都经济总量12170.2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三、省会城市排名第二,成都市主要领导的评价却是“标兵渐远、追兵渐近”。
据分析,北京、上海增速虽不及成都,但总量远大于成都;广州、深圳、天津、重庆,不仅总量比成都大,速度比成都还快。12个“万亿级俱乐部”城市中,尽管南京、青岛是新晋级面孔,但论到人均GDP,成都仅为南京的60%、青岛的70%。
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强调,面对如此激烈的城市竞争和竞相追赶的严峻态势,必须紧盯先进、对标管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快马加鞭,奋勇争先。
成都各区(市)县由此亦要对照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定“对标”目标,汇聚跳高起步、争先进位的强大气场。
树立标杆要严谨
“务实”+“跳高”
1月23日,成都市委常委会议作出对标管理部署;2月27日,各区(市)县和各部门提出拟对标目标。短短一个多月,对标目标是怎么选择的?
成都的目标管理分为纵向对标和横向对标两个维度,即与自己比,清晰标定未来目标;与别人比,科学选择追赶目标,做到“知己知彼、掌握主动”。
武侯区委书记巫敏说,经过研究,武侯区初步确定把杭州上城区、上海普陀区、重庆渝中区作为对标目标。“这三个区的面积都比武侯小,但经济总量、综合实力、亩均效益却都比武侯强,因此可以比、可以学。”他认为,通过对标有助于破解武侯区发展空间“短板”和发展资源“瓶颈”:“向蓝天要空间,向空间要效益”。
这正是成都决策层希望看到的。目前,成都五城区尚未有一个区经济体量突破千亿元大关,甚至对尽快过千亿元存在畏难情绪。对标,解决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问题。
成都市委要求,标杆选择上必须严谨务实,以区位条件、功能定位、资源禀赋、产业体系等为重点,选择相似的区(市)县作为标杆。
龙泉驿区主导产业鲜明,拟定的标杆也以造车闻名:广州花都区、武汉经开区、上海嘉定区。“它们都是国家中心城市的经开区或行政区,在围绕整车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发展研发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龙泉驿区委书记何勋表示。
在实施对标管理后,龙泉驿区对主要经济指标预期进行了调高。
“一切凭实绩说话”
采取非常之策抓落实
2月17日,金堂县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33个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32.13亿元。“我们要奋力争当成都工业‘第四极’。”金堂县委书记金城在对标管理工作动员会现场喊响了目标。“东有宜兴,西有金堂。”这是金堂县期望的节能环保产业格局,江苏宜兴市也就成了其远期对标目标。如何实现?金城表示,近期学广州从化区的工业开发、新城建设、文化旅游经验,打造成都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后花园;中期学武汉江夏区,加快龙泉山东侧工业走廊“大智造”核心区规划建设,做大做强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等优势产业,力争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在此基础上,再与宜兴“对话”。
成都市主要领导不断提醒,对标管理推崇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之”,强调的是“一切凭实绩说话”“凭真本事吃饭”的精气神。要拿出更大气魄、采取非常之策,狠抓重大项目招引、重大投资实施、重点产业培育、重点区域发展、重要改革推进等工作的落实落地。
成都市经信委党组书记施跃华亮出四个“杀手锏”:抓高强度工业投资,力争近三年投资增速保持同类城市前三位;抓“蓉欧+”制造走廊,推动成都成为“一带一路”内陆工业出口第一基地和全球制造业聚集发展首选地;抓大园区大集群,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过万亿,另有7个产业过千亿;抓重点企业培育,形成大企业强、小企业精的格局。
实施对标管理后,还将带来一个变化:成都彻底打破“圈层意识”,所有近郊区(市)县都定位为卫星城或都市新城。这意味着,对标之下,追赶快慢不同,成都区(市)县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排位或将迎来变动。□本报记者 张守帅 蒋君芳
原标题:成都全面启动向先进城市“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