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首位城市,成都是四川自贸区的主体和核心
在中国自贸区迈入“3.0时代”,四川自贸区脱颖亮相,向世界亮出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那么,四川自贸区如何建?将有哪些特色?作为四川自贸区的主体核心区域,成都又将怎样建设?昨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就四川自贸区建设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介绍了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两大片区的建设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关键词·成都优势
成都建设自贸区拥有六大坚实基础
作为四川首位城市,成都是四川自贸区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四川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9平方公里,一共涵盖了三个片区,其中成都占据两个片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
近年来,成都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建设自贸区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出四川自贸区建设中的成都优势。
一是综合实力雄厚。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70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
二是产业基础扎实。目前,成都产业发展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食品4个千亿产业集群,成都高新区、经开区2个千亿园区。
三是创新要素集聚。成都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2016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3.5万户,增长34.6%,新增发明专利3.4万件、新增科技型企业超过1.2万家。
四是对外通道畅达。蓉欧快铁开行班列数量居中欧班列首位。截至2016年底,成都的国际(地区)航线达95条;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开工建设,预计于2020年建成投用,届时成都将是继北京、上海后,全国第3个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城市。
五是营商环境优越。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
六是国际影响力较强。在蓉世界500强企业达278家,驻蓉领事机构达16家,国际友城达33个,中德、中法、中韩、新川等高层次国际合作平台先后落户成都。
关键词·成都布局
两大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鲜明
拥有建设自贸区诸多坚实基础,接下来,成都将如何来履行新历史时期赋予的新使命,推动自贸区成都片区加快建设,体现四川自贸区建设主体和核心的引领作用?在新闻发布会上,成都明确表示下一步将主动作为、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努力在内陆自贸试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据介绍,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四川自贸区成都两大片区建设确定了明确的功能定位,也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将形成各自特色和重点。
其中,成都天府新区片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临空经济、口岸服务等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开放型金融产业创新高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性航空枢纽,打造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高地。
在成都天府新区片区高新区块,将重点发展金融业、高端服务业、国际创新创业园区;在天府新区直管区块,重点发展保税会展、保税研发、新兴金融;在双流区块,重点发展航空维修、飞机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临空业态。
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是四川自贸区建设的另一大成都片区。其重点发展国际商品集散转运、分拨展示、保税物流仓储、国际货代、整车进口、特色金融等口岸服务业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内陆地区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向国际贸易大通道重要支点。
关键词·成都路径
力争在六大方面建设制度创新高地
同时,围绕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国际产能合作两大开放重点,成都力争在六个方面建设制度创新高地。通过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为推动全川、服务全国贡献成都经验。
一是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行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大幅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
二是着力提升对外贸易水平。突出对欧开放特色,探索中医药、旅游、文化、研发、会展、全球维修等领域服务贸易双向开放创新发展。
三是不断完善“一带一路”通道建设。加快构建“两港三网”口岸物流体系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和双边贸易。
四是重点抓好金融创新试验。重点围绕互联网金融、国际支付与结算、科技金融创新和人民币国际化开展开放创新试验,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势产业“走出去”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五是创新监管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服务网、民生网和安全网“三网融合”,实施协同服务精准监管联动治理,在知识产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大宗商品交易、互联网金融、社会信用体系和公平竞争环境建设方面开展监管治理创新。
六是凝聚共建共享合力。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倡导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多方参与互动试验,形成共创共建共享的推动合力。
本报记者 杨富 摄影 马丁
原标题: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高标准高水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