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一口气用了10个“更”字来描述人民的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建设健康中国,不仅是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更是涵盖全体人民健康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在内的大健康。兜住社会保障底线,夯实社会保障基础、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继续扩大卫计系统有效供给,实现卫计资源均衡配置和品质提升,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住房保障工作不断深化,实现更多人的安居梦……
围绕着健康成都、幸福蓉城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随着一系列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千家万户的“幸福”开花结果,汇聚成一幅幅安居乐业、健康祥和的生动画卷。
就业
夯实民生就业基础
织密织牢社保安全网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份稳定工作的背后撑起的是一个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夯实民生就业基础,成都着力尤多。
就在昨日,2017成都市创业培训讲师大赛拉开序幕,大赛旨在对创业培训经验成果进行多层次交流。创业导师们从一个个创业明星团队的背后走到前台,在激烈的比拼中,折射出的是我市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形势,日益完整的创业培训体系——目前,我市已培育创业培训讲师1100名,其中大多数积极活跃在一线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工作中,帮助更多的城乡劳动者实现创业。
与深化创业培训协同发力的是我市的就业培训工作。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构建覆盖城乡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的培训体系;建立“互联网+”新型就业培训模式,实施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行动、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随着就业培训的深入开展,我市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不断提升,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夯实了基础。
就业创业培训仅是我市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健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长效机制的一个“缩影”。今年,我市还将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抓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工作。同时,深入实施就业精准扶贫,深化区域劳务协作,实施实名管理、岗位对接、技能培训、托底安置,确保每一户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力争每一户贫困家庭掌握一门致富技能。
兜住社会保障底线,夯实社会保障基础。今年,我市将继续织牢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养老金;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实现法定人员参保全覆盖。同时,健全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体系,修订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办法;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即时结算;开展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健全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工伤保险制度体系;推进工伤预防试点。
就医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老百姓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
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是提升我国健康医疗整体水平的关键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老百姓的迫切期待,从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到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对于正处在奋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壮阔征程中的成都而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为创新医疗卫生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体验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卫生计生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日前,我市“微急救”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院前急救服务从单一语音报警,迈入了“互联网+急救”时代,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完善的急救服务,更全面地保障市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只要手持“居民健康卡”,就可以实现省级、市级、区级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卡通用,完成预约挂号、诊间支付、出院结算全过程,这样一张“一卡在手,就医无忧”的“居民健康卡”日前在双流区首发,据了解该卡还将具备金融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功能。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接着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家庭医生被称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金牛区驷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大约7万人,服务对象主要为李家沱片区居民。中心组建了4支中医特色家庭医师服务团队,为签约人群服务,无论是初生婴儿还是百岁老人,都能得到全方位健康教育指导或疾病管理。与此同时,中心还与川大华西医院、省医院、市一医院、市二医院等13家三级医院签订了对口辅导及双向转诊协议,签约居民可通过绿色通道转入上级医院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其中,川大华西医院、市一医院等5家三级医院的专家每周都会在中心坐诊,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
今年,我市将继续扩大卫计系统有效供给,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实现卫计资源均衡配置和品质提升,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就学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成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国家中心城市坚实力量
从基本温饱到营养健身,从遮风避雨到宜居环保,从先富起来到共奔小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幸福的判断标准也越来越高。教育是民生之基,无论是教育公平,还是教育质量,教育改革历来都是从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起步,终点落在民生福祉。
近年来,我市从宏观上统筹,于细微处入手,把“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到百姓心坎儿里。在成都,无论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还是残疾儿童、困难家庭子女都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建立健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读政策和帮困助学制度,保证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全部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帮困助学实现不重不漏全覆盖;顺利完成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目标,全市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85%,“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实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统一和提高“人财物”配置标准,缩小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和经费投入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成都教育成果显著,但发展的道路依然漫长。
保障和改善民生本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展望2017,成都教育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成都教育“十三五”规划实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教育发展新动能;优化结构,进一步巩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公平共享,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群众能力;扩大开放,进一步提升教育国际发展水平。当然,民生所望,施政所向。教育民生实效既看大工程,也要看细微。在新的发展时期,成都教育也用数据定下坚定发展信心:建成公办幼儿园160所,新增学位4.8万个;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60所,新增学位3.2万个;新增30所优质学校;建设20所优质社区教育学校和30个示范社区教育工作站;支持30所优质民办中小学开展“数字校园”建设;培育新建4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
教育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成都对表看齐,将推进教育深化改革创新,稳步前行,迈向新台阶,努力成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坚实力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住房
创造更多民生福祉
让更多的人实现安居梦
“要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市民感受为导向,努力实现城市争先进位与市民生活品质改进提升相得益彰,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站在新起点上的成都,对城市民生的全新要求。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更多福祉,成都一直在努力。
作为我市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工程,住房保障工作不断深化,实现了更多人的安居梦。截至2017年3月底,全市保障性住房竣工11.76万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7.21万套、经济适用住房2.12万套、限价商品住房2.43万套。发放租赁补贴3.6万户,发放补贴资金3亿元。分配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6.46万套、经济适用住房2.22万套、限价商品住房1.92万套,合计分配保障性住房10.6万套。
城市的核心是人,秉承“保障民生·和谐安居”理念,我市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强化分配公平和效率,创新服务保障模式,住房保障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成都构建起梯度保障模式,覆盖全域成都范围,使公共租赁住房打破了户籍限制,将新就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包括农民工)统一纳入保障范围。
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成都保开工促建设,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和及时交付,落实要素保障,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多方式筹集保障房源。
创新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成都大力推行“三进”服务,积极探索“四化”机制,尤其是对物业维修建立“淘宝式”评价机制、成立保障房小区管委会自治组织、开发保障房一体化指挥监测管理平台等创新措施,获得多方好评。“成都无缝衔接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和“成都三进新模式破解保障房小区管理难题”得到肯定性批示;成都开展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试点、借力“互联网+”助推住房保障服务升级的经验受到住建部肯定并转发。
本报记者 王静宇 徐璨 赵子君 缪梦羽
摄影 刘阳 谢明刚
原标题:千家万户的“幸福”开花结果